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能够深入研究摩擦自激振动系统的振动-摩擦耦合动力学特性,建立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的质体 弹簧-带摩擦自激振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仿真,研究自激振动系统在不同系统阻尼系数条件下,不同外部激励振幅和激励频率分别对自激振动系统分岔与混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励频率不变,无量纲激励振幅在0~1.5区间,系统持续准周期运动的时间随阻尼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长。振幅在10~11区间阻尼系数相对较小时,系统除倍周期分岔外还存在Hopf分岔;在阻尼系数相对较大时,系统为倍周期分岔。激励振幅不变,激励频率接近于派生系统固有频率时,为单周期同步振动;激励频率向大于派生系统固有频率方向变化时,为准周期运动;激励频率向小于派生系统固有频率方向变化时,为混沌运动。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连续沉桩,以周期振动激励规律为基础,设计了桩机用五口旋转阀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设计了液压振动沉拔桩机实验系统。分别改变旋转阀孔径和频率对实验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旋转阀各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和沉桩的影响,得到了旋转阀最佳参数:当旋转阀孔径为10 mm,旋转频率为20 Hz时,系统工作特性最好,沉桩效率最高。最后通过实验,利用BK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获得了液压杆加速度曲线,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验证了旋转阀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旋转阀式液压振动沉拔桩机实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可为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合理选择参数,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角度研究结合面的动态特性,首先研究了考虑摩擦因素的结合面接触刚度分形模型;然后以组合梁为研究对象,把梁结构及它们之间的结合面重构为由固体-广义间隙-固体系统,即把结合面等效为广义间隙,利用结合面接触刚度的分形模型与材料应变能等效的方法,获得了结合面的广义间隙的材料常数,并据此材料常数进行组合梁的有限元分析;最后,为了进一步确定所建立结合面接触刚度分形模型的正确性和结合面等效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组合梁的模态试验,把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运用这种等效方法来处理结合面是非常合适的,结果也间接地表明了所建立的结合面接触刚度的分形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梁亚敏 《硅谷》2010,(12):75-75
从电磁搅拌对铝合金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及其理论研究等方面做一综述,其中包括电磁搅拌器的工作原理,电磁搅拌的优点等,主要研究电磁搅拌工艺与铝合金微观组织的关系,分析不同搅拌工艺条件下铝合金微观组织的变化,阐明EMS工艺对铝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初步探讨铝合金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5.
在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因素中,作业疲劳因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探究煤矿井下作业疲劳影响因素,构建煤矿井下作业疲劳影响因素体系,通过编制并发布调查问卷收集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提取出5个影响因子:作业本身、作业人员、作业环境、机器设备、组织管理,构建煤矿井下作业疲劳影响因素模型,并对此模型运用AMOS17.0软件进行验证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煤矿井下作业疲劳影响的程度依次是:组织管理>作业本身>机器设备>作业环境>作业人员。然后,根据煤矿井下作业疲劳影响程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挖掘翻译语料库异质性特征时,现有方法易重复选择异质性特征,导致得到的特征节点偏移量过大.针对这一问题,基于贪心算法设计一种新的翻译语料库异质性特征自动挖掘方法.在特征选择的解空间中设定一个公共测试代价,将特异性特征定义为形式化的集合.在将该集合处理为节点集合后,采用贪心算法评估语料库节点影响潜力,并整合节点影响潜力为...  相似文献   
7.
机器翻译在当前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促进人们交流、提升工作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对当前英语机器翻译系统进行改进,将集束搜索算法与语言模型相结合,并在其中引入长句惩罚措施。为防止机器翻译出现信息缺失、重复翻译等问题,研究通过对比实验对提出的模型进行性能验证,结果显示研究提出的模型在运行时间中可达到0.32 s;模型翻译精度达到0.93。通过训练集与测试集反应,模型的损失率可降低至0.08;模型PLEU评分可达到0.937分。结果表明,该模型无论在中译英还是英译中的情况下,均具有较好性能。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机器翻译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