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6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环己醇生产过程中苯加氢系统闪蒸罐在高负荷工况下出现管线、塔板和调节阀堵塞的现状,采用增加脱氧高纯水水量,溶解加氢催化剂硫酸锌;提高脱氧高纯水添加泵的出口压力,保证高纯水能够添加到闪蒸罐;设计DCS控制系统等措施,使苯加氢反应器在高负荷运行时,闪蒸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装置产能。  相似文献   
2.
对催化剂载体用活性氧化铝球的制备工艺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前躯体原料、不同添加剂配比、不同干燥温度对活性氧化铝球的抗压强度、表面性能的影响,进而得到了制备较大孔容、较大比表面积及高强度活性氧化铝球[Ф(1.8~2.0)mm]的关键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严重危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基于现有输电线路监控系统需要现场电源,易受电磁干扰等缺点以及光纤布喇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场干扰、灵敏度高、体积小等优点,开发了一套基于FBG传感技术的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为了提高已有的FBG柱式称重传感器性能,更好地监测导线覆冰情况,研制了用于耐张塔处的FBG双闭环U型拉力传感器,可以测量导线覆冰厚度、张力、弧垂等多项重要参数。所研制的FBG双闭环U型拉力传感器由FBG传感器和弹性体两部分组成。在该传感器中,通过设计双闭环U型结构形成了高精度抗偏载能力强的拉力传感单元;弹性体受力后,在U型槽上下表面可相应地产生拉、压的主应变,两FBG波长值相减即能消除FBG应变与温度的交叉敏感问题,且不用额外补偿措施。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拉力测量单元线性度高,拉力传感的灵敏度为0.0413pm/N,分辨率为24.21N,非线性误差为1.7%,精确度为2.37%,相对以往的FBG柱式称重传感器,非线性误差降低了40%,精确度提高了1.2倍,各方面性能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4.
城市总体规划具有综合性强、规划期长与涉及面广的特点,对城乡建设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防止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对国内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研究对成都市区(市)县城市总体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框架进行探讨,重点介绍环境影响评价在评价对象、介入时间、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及评价有效性等方面的内容,为开展具体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丁睿  阮晨  汪小琦 《规划师》2009,25(8):40-43
跨区域合作是我国区域统筹、城乡规划的热点之一.成都、资阳两市跨区域合作规划编制的核心是打破行政、经济、空间三大壁垒,重点是合作区的空间载体建设,关键是理顺规划编制、审查、实施、管理和监督的体制.  相似文献   
6.
王波  胡滨  牟秋  阮晨 《城市规划》2021,45(8):107-112
水是生命之源,城水关系贯穿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更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方向,同时公园城市新理念也更加重视大安全观与大生态观的统一,追求生态价值的多元转化,因此亟需对城水关系在新的社会、自然、技术发展背景下进行整体构思,只有尊重规律、统筹兼顾,方能以水兴城、安居乐业.本文以天府新区为例,提出"三尊重、四协同"的城水关系新模式,以"水历史、水安全、水生态、水经济、水文明"五维一体的顶层设计,横向统筹防洪、排水等专项规划,纵向指导各流域生态环境、滨水空间详细设计,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采用低温分离、变温吸附工艺和干燥精滤装置,将环己醇加氢反应系统外排尾气中的氢气和氯碱副产氢气回收,并结合苯精制装置的氢源现状,设计了氢气回用系统、氢气干燥精滤装置、氢气压力调节控制系统和苯精制装置补氢自动控制系统,增加了苯精制加氢单元的补充氢气源,减少了有效资源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橡胶硫化促进剂乙撑硫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富含硫化氢废气,结合企业场地及废气排放特点,合理选择碱吸收处理技术,实际运行效果经检测显示,富含硫化氢废气经处理后可以实现达标排放,装置可行。减少硫化氢排放的同时副产硫氢化钠溶液,有较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区域的内涵分析着手,简要论述了区域规划的特点和作用,结合《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阐述了资源、环境在区域规划中规模确定、空间布局、发展模式选择、次区域关系及城乡关系协调等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阮晨 《四川建筑》2009,(Z1):86-89
以城市地理学的视角对西昌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从明清时期开始,对民国时期、解放初期、改革开放后及新世纪等几个阶段的西昌城市功能结构的演变及城市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各历史阶段的发展条件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外部原因及内部动力。最后尝试总结了西昌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