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2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160篇
电工技术   563篇
综合类   424篇
化学工业   798篇
金属工艺   330篇
机械仪表   489篇
建筑科学   404篇
矿业工程   317篇
能源动力   230篇
轻工业   472篇
水利工程   220篇
石油天然气   225篇
武器工业   54篇
无线电   49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9篇
冶金工业   206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57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6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文章首先对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后分析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结合该技术的相关特点给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研究团队借鉴天然生物纤维的策略,成功研制了一种既强又韧的宏观尺度纤维素基纳米复合纤维材料。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纳米尺度纤维素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纳米级原材料,其密度低、热稳定性好、力学性能出色,同时具备可降解、可再生和可持续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相比,滑模控制(SMC)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将不确定性纳入控制器设计中,从而增强系统的鲁棒性。探索了SMC技术在运载器主动段姿态控制中的工程应用,首先通过分析基于趋近律的SMC系统,提出了降低不连续切换项系数的需求,然后研究了基于干扰上界的SMC方法。三通道小偏差仿真结果验证了两种方法的控制效果,表明第2种控制器的鲁棒性更好,稳态误差小,同时发动机喷管摆角需求较小。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路伺服电机同步控制难的问题,设计了基于DSP控制的10路伺服电机系统。采用32位浮点微控制器单元TMS320F28379D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并在VC++环境下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控制界面,同时采用数据库对每路伺服电机运行的速度、时间、距离等动态数据进行采集,目前已经应用于智能家居行业中的智能窗帘寿命检测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分别利用水冷铜坩埚真空感应熔炼气雾化(VIGA-CC)和等离子旋转电极(PREP)两种技术制备出球形Ti-6Al-4V合金粉末,作者利用SEM、同步辐射CT扫描-三维重建和氩气含量测试等分析手段对不同粒径的Ti-6Al-4V合金粉末的孔洞缺陷和氩气含量、硬度值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VIGA-CC粉末粒度分布宽,细粉收得率较多,粉末粒度分布在40~180 μm之间, PREP粉末的粒度分布较窄,主要集中在110~180 μm之间;金属粉末内部的孔隙率、气体含量和孔尺寸随着粉末粒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同一粒径范围内VIGA-CC粉末的气孔概率多于PREP粉末;随着粉末粒径减小,粉末截面组织逐渐细化,其硬度值逐渐升高,整体上VIGA-CC粉末硬度值高于PREP粉末。  相似文献   
6.
7.
王建 《陕西煤炭》2020,39(2):109-113
为有效预测矿井内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程度,对其影响因素做了分析与探讨,分别构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及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模型,并且通过实例对两种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分别利用单项以及综合指标、BP神经网络以及PSO-SVM模型、GA-SVM模型,对寺河煤矿二号井的突出区域进行预测比较。结果表明,PSO-SVM的预测模型不仅可以在小样本数据中预测出煤与瓦斯突出程度的大小,而且综合预测结果更加精确,其在解决矿井内煤与瓦斯突出的小样本数据中显示出更加强大、通用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深层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总体勘探和认识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深层煤层气地质理论。通过解剖分析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和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区块深层"超饱和"煤层气井的试气/生产动态,估算原地游离气的含气量,分析了深层"超饱和"煤层气的形成条件。研究表明:①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储层中除吸附气外,还含有原地游离气,用常规试气方法可直接获得气流,煤层气的产出不明显依赖于排水降压;②埋藏超过一定深度,在煤阶和温度的综合作用下,煤的吸附能力将随埋深的继续增加而降低,煤层中吸附气的饱和度有增加的趋势,在达到吸附饱和后,出现原地游离气并形成"超饱和"煤层气,盆地深层具有"超饱和"煤层气形成的优势条件;③由于地温梯度和压力梯度的不同,不同盆地"超饱和"煤层气出现的临界深度不同,异常高压和异常高热流可以降低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形成的临界深度;④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开发具有大大缩短见气时间、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和累积产水量低等优势,有望成为未来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采用单片机技术研制成功的泊车用超声波测距仪的基本原理,用AT89C2051作为控制器的实现方案,以及采用软件校正的方法,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整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地下埋藏式钢岔管抗外压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岑黛蓉  王建  丁丽 《水力发电》2006,32(1):52-54
考虑了钢岔管与混凝土垫层的初始缝隙和初始几何缺陷,给出了一套地下埋藏式钢岔管抗外压稳定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和求解方法。采用该方法分析某工程实例,将其成果与阿氏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得到一些对工程设计有参考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