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rigid constraint system for water resources and promote refine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notion of “basing four aspects on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summary of the experience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basic theory and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water resources control of “basing four aspects on water resources” are proposed. The latest progress of “ basing four aspects on water resources” is systematically sorted out,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water resources control of “basing four aspects on water resources” should be deepened from the aspects of macro-system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water resources optimization allocation model reconstruction, and refin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control system. © 2023, Editorial Board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2.
根据河流功能的内涵和河流本身的自然特征,考虑到河流的自然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借鉴国内外对于河流功能评价的相关研究,构建了包含18个指标的河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河流功能的评价标准。以柏条河为例对建立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应用,评价结论符合柏条河流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来水量变化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类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水资源是维持黄河三角洲湿地平衡的主导因素,黄河下游三角洲湿地的形成与变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干预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对黄河利津站径流量的分析,并通过分析5个典型时间段黄河三角洲的遥感影像,解译得到不同流量情况下的生态水文格局,从而研究来水量变化对湿地生态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年径流量大于147.7亿m3时,对芦苇湿地面积的影响系数小于0.25;当年径流量大于98.2亿m3时,对草甸湿地面积的影响系数小于0.25;当年径流量为200亿~300亿m3时,湿地面积保持相对稳定,该区间是维持湿地格局稳定的适宜径流。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地下水超采、平原河流断流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将河道生态流量与地下水位作为整体来考虑,系统地确定复合型生态需水。首先以河道为对象,计算了最小生态流量、适宜生态流量;其次,以河岸为对象,以地下水与河流补排关系和避免盐碱化为依据,以河道生态流量为边界条件,确定了支撑河道生态需水的生态地下水位。西辽河流域的地表地下复合生态需水指标由河道最小生态流量和适宜生态流量以及地下生态水位构成,可为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风险控制及管理预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影响较大的风险因子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工程风险、水文风险、生态与环境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等。从风险控制理论入手,分析了调水工程运行管理的风险控制技术,比较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利弊,提出几类主要风险的一般性控制措施,初步探讨了南水北调工程运行风险管理预案的制定依据和原则,为南水北调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应急备用水源地的属性、应急供水的要求等,结合应急备用水源地的实际应用情况,将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递阶层次结构,分为目标层、属性层和指标层,评价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对南京市应急备用水源地的建设安全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指标权重。结果表明:南京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安全总体处于良,其中水量保障程度处于劣。其他城市可根据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指标开展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厘清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风险的种类和主要风险因子,将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风险分为水质安全风险、水量安全风险、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工程安全风险和管理安全风险,并采用故障树分析法重点识别了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风险、水量安全风险和工程安全风险的风险因子。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开展水源地安全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效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根据农业生态系统组成分析,影响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灌区的自然条件(气候、水资源条件、土壤质地)、灌区条件(包括类型和规模)、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工程措施、灌水技术、灌区基础设施和节水配套状况、灌区管理水平、经济政策和供水水价等几个方面。不同因素的影响机理是不同的,有些因素是可调控的,有些因素则短期内难以改变。重点分析了各因素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机理,同时从设施、制度、结构、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面对全省水利科技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制定"十四五"水利科技创新发展体系迫在眉睫.在总结"十三五"期间水利科技创新相关成就,判断全新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领域及任务,从体制机制改革、载体建设、规范化管理、成果推广转化、科普教育宣传及对外交流合作等多方面构建今后水利科技创新的发展体系,旨在为提升江苏省水利科技创新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综合节水的内涵定义及其内在要求,从节水科学理论、节水建设基本理论和节水政策理论三大理论出发,建立综合节水理论体系,并依据不同理论对应建立节水技术体系。从综合节水建设理论出发,建立综合节水发展布局和分区域节水模式;从综合节水技术体系出发,提出适合农业、工业、城乡生活及非常规水源利用的节水技术;从全过程节水管理出发,提出江苏省综合节水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