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双孔双渗模型的建立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建立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模型以建立裂缝系统的数值模拟模型为重点。针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双孔双渗的特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裂缝描述技术,提出了裂缝系统模型中形状因子、裂缝渗透率、裂缝孔隙度的计算及基质系统储集层模型的建立方法。在东营凹陷大芦湖油田樊12井区低渗透砂岩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中,用该方法建立了储集层模型.用其计算的综合含水率与开发时间关系曲线接近油藏实际开发动态数据,减少了历史拟合的工作量。图3表2参7  相似文献   
2.
非均质油藏三次采油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平面非均质和层间非均质两种模型,分别对水驱、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凝胶驱调剖、凝胶驱加三元复合驱等不同的驱油方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凝胶驱加三元复合驱可使油藏低渗透区的原油饱和度大幅度降低,整个油藏得到均匀开采,采收率最高,是开采非均质油藏最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快速评价或优选原油产能建设项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深入剖析2007—2015年中国石化新区产能建设项目,得到了普通稠油、热采稠油、一般低渗透、特低渗透、一般断块、复杂断块、缝洞型碳酸盐岩和海上等8类油藏影响开发方案油藏工程关键参数设计的主控因素,包括油藏类型、地质储量、含油面积、油藏埋深、渗透率和原油黏度等,建立了对应8类油藏的油藏参数与单井产能开发指标的评价模型。针对2016—2017年新区部署实例,应用8类油藏模型,快速评价106个产能建设单元的日产油能力,结果表明,快速评价模型对产能优选具有较好的预判性。通过模型应用,发现在应用前必须注意合理的适用范围,否则存在较大误差;在应用中,油藏平均参数选取必须谨慎,否则也将导致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井间示踪剂解释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Abbaszadeh—Dehghani M的井间示踪剂层状解析模型,分析采出浓度曲线,在一次解释求得水淹层组合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解释,求出水淹层的单参数,进一步发展了该解析模型。利用油田实例进行了对比计算,表明该数值方法的正确性,为定量解释层状油藏的非均质性,提供了一种方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压裂液的研究,成功开发出了无伤害VES压裂液.该压裂液耐温性好、抗剪切能力强、施工摩阻低,具有良好的悬砂能力,破胶完全,不含任何固体残渣,对地层的伤害几乎为零;并具有配制简单、使用添加剂种类少等特点.无伤害VES压裂液能够改善裂缝的导流能力并且对地层无伤害,在现场施工时表现出了良好的特性,某气井施工井段为2820.1~2823.2 m和2824.3~2828.1 m,压裂前产量为7400 m3/d,压裂后采用一点法求产,无阻流量为184000 m3/d,压后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