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3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上,经过对Ti微合金化技术研究,有效解决了Ti微合金化强度性能波动大的问题,开发出屈服强度450~700MPa高强钢。对试制钢组织性能和工业应用分析研究,表明该产品通板性能良好,通板强度差30MPa左右;成形性能良好,d=0时冷弯测试全部合格;同时还具有良好焊接性能,焊接后,强度波动较小,均在母材部位断开;试制钢显微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晶粒均匀细小,平均尺寸为4~8/μm;实物质量满足集装箱和汽车制造行业要求,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EAF-CSP流程铌微合金化管线钢的连铸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珠钢采用铌微合金化技术成功地开发了管线钢X52和X56的事实,结合CSP薄板坯连铸工艺特点,探索出一套适合含铌钢薄板坯连铸的浇注温度制度、结晶器保护渣、连铸拉速和结晶器热流密度匹配及二次冷却曲线等工艺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3.
珠钢CSP热轧组织性能预报软件界面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针对珠江钢厂CSP热轧生产线开发的组织性能预报系统软件界面,其简洁、直观、易学易用,已在珠钢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珠钢EAF-CSP流程Nb微合金化技术的系统研究,有效地解决了混晶问题,并利用Nb-Ti复合微合金化技术成功地开发了汽车用钢QStE340~460TM.分析结果表明,开发的含Nb-Ti钢带具有优异的韧性、冷成形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能,完全满足汽车、半挂车用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珠钢薄规格热轧钢板生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2006年珠钢薄规格热轧板的生产情况.通过对薄规格热轧板轧制技术的研究,进而开发了薄规格热轧板生产的成套技术,实现了薄规格热轧板的高比例、高质量、高效化的生产,普通碳素结构钢板厚度≤2.0 mm的比例达到70%以上,≤1.5 mm的比例达到35%以上;集装箱用钢板厚度≤2.0 mm的比例达到70%以上,≤1.6 mm的比例达到40%以上;屈服强度345 MPa级的集装箱用钢板极限厚度为1.4 mm,屈服强度550 MPa级的高强汽车结构钢板极限厚度为1.8 mm,屈服强度700 MPa级的超高强耐候钢板极限厚度为2.0 mm.  相似文献   
6.
热轧带钢轧制过程的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带钢跑偏影轧制过程稳定性的机理,分析了影响轧制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轧制稳定性的措施,为提高二期的轧制稳定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珠钢电炉-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VN微合金钢钒的析出规律、微观组织特征和强化机理。研究表明:在电炉-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采用VN微合金化,铸坯中析出以钒(C,N)为主,并有少量TiN或(Ti,V)(C,N)复合析出,平均粒度大约为40nm,热连轧开始前铸坯中大量存在的钒(C,N)能够抑制后续热连轧过程中变形奥氏体再结晶晶粒长大,使铁索体组织超细化;强化机制以细晶强化为主、沉淀强化为辅;采用VN微合金化技术开发的550MPa级VN微合金钢组织细化至3.0—4.0μm,产品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珠钢EAF—CSP流程Nb微合金化技术的系统研究,有效地解决了混晶问题,并利用Nb—Ti复合微合金化技术成功地开发了汽车用钢QStE340-460TM。分析结果表明,开发的含Nb—Ti钢带具有优异的韧性、冷成形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能,完全满足汽车、半挂车用钢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在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实现中高碳钢热轧板的高精度轧制,对铸坯形状、轧辊温度、轧辊配置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控制,厚度公差控制在±25μm以内,平直度控制在±10I以内,产品精度比国内外同类企业的高。  相似文献   
10.
Ti微合金化高强耐候钢的析出相观察和物理化学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TEM和物理化学相分析手段定量研究了Ti微合金化高强耐候钢中析出相的结构、形貌、粒度和质量分数。研究结果表明:Ti微合金化高强耐候钢中的析出相有Ti(C,N)、TiC、TiN和Ti4C2S2;析出强化的强度随着析出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加和粒径的减小而增加,小于10nm的析出粒子对强度的贡献比较大;较低的卷取温度将会抑制TiC粒子的析出,从而降低析出强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