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鹏飞  陈燕杰  高晓凡 《化工机械》2003,30(6):329-330,342
通过对聚结板式油水分离器传质过程机理的研究 ,开发出能够强化油水分离过程的新型高效复合聚结板。复合聚结板的两表面分别具有良好的亲水和亲油性能 ,从而使聚结板式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提高 2 5 % ,处理能力增加 4 0 %。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模拟计算和过程研究分析,指出冷进料流程无论是在总能量消耗方面,还是扩能增效方面均优于2/3热进料的双股进料流程.说明冷进料是较合理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3.
介绍处理高品位废杂铜(含铜>90%)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打包、NGL炉火法精炼、阳极浇铸、烟气二次燃烧、收尘。其中,NGL炉熔炼过程采用稀氧燃烧和氮气搅拌方式,提高了热利用率,强化了冶金反应,减少了烟气生成。  相似文献   
4.
偏三甲苯非临氢异构化制均三甲苯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M-2型复合丝光沸石催化剂上,研究了偏三甲苯液相非临氢异构化合成均三甲苯的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液态空速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310~320℃,反应压力1.5~2.0MPa,液态空速1.0~1.5h-1;在此条件下,偏三甲苯的单程转化率可达39%,均三甲苯的选择性可达66.29%。用精密精馏方法分离得到高纯度均三甲苯(质量分数大于等于98.5%),回收偏三甲苯循环使用。该工艺解决了邻甲乙苯累积的问题,满足了工业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元件建库是三维建模的基础,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会用到很多管道元件,根据实际的需要和规范标准要求,创建管道元件的三维模型,把管道元件模型参数化,不同的元件输入与其对应的参数,同时生成与之对应的数据库。本文简要介绍了元件建库的模块。元件建库的步骤,建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通过元件建库的具体例子来展示元件建库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采用循环伏安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黄铜矿在中性无捕收剂浮选介质中不同电位极化后其表面产物相的化学构成.结果显示黄铜矿在中性无捕收剂溶液中表面相中的S以具有黄铜矿晶体结构的亚稳相缺金属硫化物CuFe1-xS2,CuS2和稳定相多硫化物Sn-的形态存在.当电位提高到0.1 V/SCE,表面相中的Sn-消失,大量的So和少量高价态(+4/+6)硫相(S2O23-/SO24-)形成.当极化电位大于0.35 V/SCE,表面相中So的量急剧减小,氧化形成了大量的高价态(+4/+6)硫相(S2O23-/SO24-).表面相中的Cu以CuFe1-xS2的形式存在,高电位下出现少量的CuO相.Fe在低电位主要以FeOOH和Fe2O3的形式存在,高电位以Fe(OH)3相的形式沉淀在黄铜矿表面.  相似文献   
7.
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进料工艺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应用HYSYS化工过程模拟软件对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对整个系统的工艺特性、能耗和吸收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澄清了某些模糊概念,指出双塔流程冷进料工艺在总能量消耗、吸收效果和扩能增效方面均优于双塔流程双股进料工艺。一套0.8Mt/a吸收稳定系统从双股进料改为冷进料后的运行结果表明,冷进料是较合理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氧化铜钴矿湿法冶金过程中的铜钴回收率,对浸出、浸出渣洗涤、萃取、除铁锰等工艺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针对制约铜钴回收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实践表明,选择合适的浸出方式、浸出渣洗涤方式,增加低铜萃取段,采用低浓度二氧化硫除铁锰工艺,能显著提高铜钴回收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品牌的3种萃取剂从某低品位氧化铜矿堆浸液中萃取铜,考察25℃时3种萃取剂的萃取-反萃反应等温平衡相过程及相应的分相速率,绘制萃取和反萃工艺过程的McCabeThiele等温平衡线,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了3种萃取剂对应的萃取率、反萃率、铜和铁排斥比及净铜迁移量。结果表明,萃取剂A的萃取率为99.3%,反萃率为97%,铜和铁排斥比为816,净铜迁移量为2.68 g/L,是最适合萃取该氧化铜矿堆浸液的萃取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直接混合加热法制备氮化物陶瓷复合导热填料,这是一种可以批量生产,并且不使用溶剂、对环境友好的制备方法。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TCI导热仪研究不同金属纳米粒子(镍、钴和银)在氮化物(氮化铝、氮化硼)上的负载情况以及负载量,并考察了复合陶瓷导热填料对聚乙烯醇基复合导热膜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纳米粒子成功负载到氮化物上而不改变氮化物的晶体结构。且负载金属粒子的尺寸随乙酸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另外,负载金属粒子的陶瓷导热填料能有效提高聚乙烯醇基复合导热膜导热能力, Ag/AlN-0.05导热膜的导热率能达到0.752 W/(m·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