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2篇
综合类   1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1980年、2005年和2015年3期区域精密水准网观测资料,利用线性动态平差模型计算获取大别山地区水准网长期垂直运动速度场图像。研究发现,淮河平原地表下沉较为严重,大别山呈现弱隆升趋势运动,长江谷地边缘地区较大别山区呈现明显的隆升运动。跨郯庐断裂带水准剖面结果显示,垂直运动与地形呈负相关和弱相关。  相似文献   
2.
腾冲火山区地表垂直形变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对腾冲火山区1998~2000年的3期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分析,进而利用相关资料得出与计算有关的参数,再用多元Mogi模型反演了岩浆房的位置和大小,所得出的结果与地震层析反演结果基本相似。分析反演结果,认为火山区可能存在多个岩浆房,并有岩脉相通。  相似文献   
3.
???????????????2002??2005?????????????????GPS???????? ?????????????????????????? ????????2002??2003??????????????α?仯??????????GPS??λ??????? ????????(??P00?350 km)??????????????????????????????????????????????????α?仯???????????????2003??????????α?仯????????С,?????2004??2005???????GPS??λ??????????λ????????????С???????????????????????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小波分析在地震重力测量数据分析中应用的可能性,并采用基于样条函数的小波分析及其相应的Β小波分别计算了河西地区的重力变化资料,其结果如下:①小波分解可有效分离重力场时间变化的不同空间波长成分,更清晰地看清重力场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②河西地区重力资料分解结果表明:反映该地区浅部物质变化的重力变化高频部分和反映该地区深部物质变化的重力变化低频部分对永登Ms5.8级地震的反应不明显,而反映该地区中层物质变化的重力变化二、三阶小波分解结果对该地震的反应较明显。重力小波分解计算结果反映的密度变化深度与地震资料统计的震源深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火山区几何形变的联合反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应用长白山火山区的水准和GPS资料,采用Mogi源模型对火山区的压力源参数进行联合反演,并考虑天池火山南侧断层的影响,利用Okada的断层位错模型对长白山火山区近年来的主要活动区天池火山的地下岩浆的可能变化进行推测,得出以下结论:长白山天池火山浅层目前为单一的压力源,位置仍在天池老火山口一带;近几年岩浆上涌活动比较明显;天池南侧的北西向隐伏断裂有一定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日本3·11大震前后GEONET观测站位移时间序列以及中国东北三维形变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地震及大地电磁研究成果,探讨中国东北长白山火山区现今地壳运动特征及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奥羽山脉是日本东北地壳运动的分界带。3·11地震后,两侧点位以东向运动为主,大震对中国东北形变的影响还未结束。受板块俯冲及壳幔岩浆运动的影响,长白山火山区现今地壳变形及地震的发生与区域应力变化及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SBAS-DInSAR技术提取腾冲火山区形变时间序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6景JERS-1 L波段SAR影像,利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通过线性形变相位、非线性形变相位、大气延迟相位以及地形残差相位的分离,提取了腾冲火山地区1995—1997年间地表形变时间序列(雷达视线向),与2003—2004年的GPS观测结果对比表明,SBAS-DInSAR技术提取地壳形变的精度可达亚厘米级。时间序列形变显示胆札-高田断裂两侧形变差异性显著,可能与其下方存在的地壳岩浆囊的活动有关。打鹰山地区地表形变揭示其下方可能存在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土层深度大于100 m的陕西杨凌试验场地3个不同埋深及形状GNSS观测墩的GPS、电磁波测距及水准观测结果进行比对,定量分析各墩的垂向及墩间距离变化,得出较优的观测墩建设设计方案。结果表明,直接采用土模、埋深8 m的试验墩综合指标最好,带有承重底盘埋深3 m的观测墩次之,埋深5 m的最差。试验结果可为我国西部土层区域同类观测墩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
?????α???????????????????????Mogi??????????????????????????????????????????????????????????????????????????????????????L?????????????????????????????????????????????  相似文献   
10.
������嶫�����˶��ֽ����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о???1999??2004?????GPS??????????????????嶫???????????????????????????????????????????壬??????????????????????2001??11??14 ??????Ms8.1????????????????????????????????????????????????????????λ????????????????????????;????λ??????????????в??????????????????????????λ????????????????????????????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