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复杂配电网故障定位的链表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提高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的运算速度和容错能力,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该算法采用独特的链表分析模式,首先以树枝为单位进行一次粗略定位查找故障所在的树枝,再根据树枝内节点间的链接关系,利用故障区域首末节点的信息不一致性完成二次精确定位;针对缺失数据的节点进行网络局部链接重构;通过一次定位和网络分叉区域节点之间的数据关系分析馈线终端单元可能上传的错误信息,讨论了可处理一点或多点故障的容错机制,并阐述了这些机制的纠错正确率.通过本文算法和传统矩阵法的复杂度对比及实际运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高效性和较强的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2.
电能质量扰动分类的改进std_MRA曲线分类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电能质量进行有效治理,以提高用电效率,有必要对电能质量进行快速检测和准确分类。首先介绍std_MRA曲线分类法,提出多分辨率信号分解技术,该技术在分析暂态信号时非常有效,不仅能对电能质量扰动进行分类,而且能分辨相似干扰。在std_MRA曲线分类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std_MRA曲线分类法—利用多分辨率信号分解技术对信号进行分解,绘出改进的std_MRA曲线对扰动信号进行分类。Matlab仿真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对常见扰动进行准确分类,而且运算量小。  相似文献   
3.
基于回路模态分析法的串联谐波谐振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仰彩霞  刘开培  王东旭 《高电压技术》2008,34(11):2459-2462
串联谐波谐振发生时会造成系统过电压,损坏电力设备,影响系统正常工作。为了解决此问题,需获得准确的串联谐波谐振频率,从而控制谐波源产生与此相应的谐波。由于串联谐振的发生与回路密切相关,不能用节点阻抗矩阵来分析串联谐振问题,据此提出一种分析网络回路阻抗矩阵以获得串联谐振频率及相关支路信息的模态分析方法。仿真分析所得串联谐波谐振频率与频谱分析的比较结果证明此方法正确。理论分析和算例研究证明,该方法是电力系统谐波谐振分析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复杂电网多重故障条件下的电压暂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电网发生多重故障时的电压暂降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将所有故障点视为虚拟节点并引入多重故障点位置参数。通过计算虚拟节点与非故障节点、虚拟节点之间的互阻抗和自阻抗,将节点阻抗方程进行扩展。结合各故障点的故障边界条件计算得到各故障电流相量,进而推导出电网中任意节点故障电压相量关于多重故障位置参数的函数,最后结合阀值电压进行电压暂降分析。在标准IEEE 30节点系统中验证所提出的电压暂降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大功率有源逆变系统中器件的等效开关频率,减少开关损耗,同时抑制直流侧电压波动时逆变器输出电压包含的寄生谐波,采用基于特定谐波消去法(SHEPWM)的非对称脉宽调制策略(optimal partly unsym-metrical switching angle,OPUS)和改进开关函数法,实现了逆变器的低频化和抑制寄生谐波。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流侧电压产生幅值为直流电压15%的2倍频波动时,改进的OPUS控制策略消除了输出线电压中的3、7次非受控谐波,并使得受控的基波和5次谐波电压的幅值和相位达到设定值。该仿真结果证明了结合改进开关函数法的OPUS能够应用在大功率有源逆变系统中,并且能够改善逆变器在直流侧电压小幅波动情况下的输出电压性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虚拟节点的复杂电网电压跌落随机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力系统中敏感设备的大量应用,电力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电压跌落的评估成为现代电能质量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故障点增加虚拟节点的电压跌落随机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求解复杂电网中任意地点发生对称或不对称故障时各节点的电压跌落幅值,计算出不同故障类型下的电压凹陷域。根据待考察的电压跌落幅值范围,推出对应的故障区间,并结合故障分布概率给出各节点年电压跌落频次的评估结果。在标准IEEE-30节点系统中验证了本文电压跌落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模态分析技术中解耦复矩阵时存在的计算量大、运算效率低的不足,分别建立了利用复矩阵与实矩阵的谐波谐振分析方法,通过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的阻抗分析结果、特征根轨迹、谐振频率、关键特征值、参与因子及灵敏度值,在一个典型的工业系统上进行的理论与仿真分析及算例研究得出:利用实矩阵的模态分析结果和模态灵敏度分析结果与利用复矩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