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5篇
无线电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改善配电网络的静态电压稳定性,提出一种接入分布式电源优化布置的方案。基于IEEE33节点配电网络和Matlab仿真测试软件平台,以静态电压稳定指标L(Voltage Stability Index)和最大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最大电压偏差小于7%为约束条件,应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Adaptive Mut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MPSO)对配电网络中DG的接入进行优化布置,从而提高了整个配电网络的静态电压稳定性。并通过重庆某地区的实际配电网络进行实例验证,证明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该研究所提出的方案,对配电网络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改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接入配网后,将对配网静态电压稳定性造成影响。基于IEEE33节点配电网络和Matlab仿真测试软件平台,考虑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数量、接入位置、接入容量和功率因数4个影响因素。应用电压稳定性判定指标L,对比单个DG接入单分支线路和多个DG接入多条分支线路两种情况,得出各自对配网电压分布和电压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对比测试所得L指标,结果表明多DG接入的方式更有利于配网电压稳定。该研究对配网中多DG的布局和规划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光伏电源以分布式的方式接入配电网,改变了配网原有的结构,给配网的电流保护带来了诸多影响.从电网侧出发,分析了光伏电源接入配网对配电网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电流保护约束的光伏电源接入模型,并在IEEE33节点配网系统上进行了算例验证,通过粒子群算法(PSO)得出了在不改变配网原有保护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条件下的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最佳接入位置和容量.研究结果为分布式光伏电源的选址和定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在考虑静态电压稳定性情况下,配网中分布式电源的优化布置问题。基于IEEE33节点配电网络和Matlab仿真测试软件平台,以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总容量最大为目标函数,以静态电压稳定指标L(Voltage Stability Index)为约束条件,应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Adaptive Mut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AMPSO)对配电网络中DG的选址和定容进行优化。优化结果得出了配电网络中最优的DG布置方案,同时满足了配电网络电压稳定和分布式电源容量最大的要求,该研究对配网中分布式电源的规划提供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调度方式下系统调峰能力不足,风电弃风严重。先采用需求侧管理调控负荷的方法削峰填谷、降低负荷谷时段风电弃风,再在需求响应的引导下,通过对热电联产机组(CHP,combined heat and power)处储热环节的控制,解耦以热定电刚性约束,增强系统调峰能力。以系统煤耗量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包含需求响应、储热的电热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算例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模拟结果表明:本方法既能有效减少风电弃风,又能降低系统煤耗。  相似文献   
6.
风电的快速发展,系统调峰能力的不足已造成传统调度方式下风电消纳受限,弃风现象严重。采用峰谷分时电价调整用户削峰填谷,降低负荷低谷时段风电弃风。在深入研究分时电价实施机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利益,建立了风电并网量最大、发电侧收益、电网侧收益最大化的多目标风电消纳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既能实现源网荷各侧获利,又能提高系统接纳风电能力,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