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
中侏罗统Walloon亚群煤组是澳大利亚苏拉特(Surat)盆地煤层气藏的主要储层,为一套典型的低煤阶高产煤层。为了明晰该煤组的煤层气成藏条件及富集模式,基于录井、实验和测试资料,研究了该煤组的展布特征及烃源岩条件、储集条件与保存条件,结合对该煤组的天然气成因及含气性特征分析结果,对比分析了该盆地东北部3个煤层气开发区在气藏富集模式上的差异,并归纳了Walloon煤组成藏及富集的有利条件。结论认为:(1)构造运动、地下水条件以及显微组分为Walloon煤组的生气创造了有利条件,该煤组的顶、底板及夹层岩性致密,封闭条件较好;(2)Walloon煤层气藏是一个形成在单斜构造上由水动力和岩性共同封闭的以次生生物成因气为主的混合成因气藏,煤层气的富集受局部构造、煤层生气能力和地下水动力3种因素的控制,并可分为背斜、向斜和斜坡3种模式,其中背斜模式、向斜模式的煤层气富集程度相对更高;(3)与其他煤层气藏相比,Walloon煤层气藏的成藏和富集同时具有双重碳源、高效生气、适中水动力和双重封闭4个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以澳大利亚东部的波恩、苏拉特、加利利三大含煤盆地为例,对煤岩沉积背景、煤质特征、储层特征、保存条件等煤层气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三大含煤盆地都具有较高的含气量和含气饱和度。沉积背景是煤质的主要影响因素,三大含煤盆地的煤岩经历了不同的煤化阶段,其吸附能力、渗透率、含气量等存在差异。大自流盆地对这三大盆地煤层气藏的富集有重要影响,表现为一方面较强的水动力影响到煤层气保存,另一方面给煤层次生生物气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煤层的含气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塔里木盆地三叠系隆后坳陷区层序地层特征,运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地震、钻测井、岩心及露头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建立了三叠系层序地层格架,揭示了研究区三级层序结构特征,提出了隆后坳陷区三级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三叠系发育1个构造层序、3个层序组及5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之间大多以厚层砂岩与泥岩突变接触,测井曲线上见明显的坎值,地震上削截特征清楚.在三级层序内部结构上底部以粗粒的三角洲相的砂岩、砂砾岩为主,顶部则为细粒的湖相泥质沉积,整体上表现为由粗变细的"二元"结构特征.前陆盆地的幕式构造活动对该层序结构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沉积物的供给则影响了层序内部沉积特征及叠置样式,而气候不仅影响沉积物的类型,还可以通过控制降雨和植被发育来引起湖平面的变化从而影响层序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综合利用三维地震、钻测井及岩心资料,在塔河地区三叠系上油组中识别出了大型下切谷沉积体系。结果表明,该下切谷体系对下伏地层侵蚀作用强,相干体切片可见明显的下切河道特征,地震剖面上呈强振幅"V"形或"U"型反射,下切谷内部具短轴状强振幅反射特征,自然电位与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均呈高幅箱形或钟形,岩性以灰色粗砂岩、中细砂岩为主,垂向上多套砂体叠置。同时,下切谷体系朝着东部、西南部和南部3个主要方向发育,且各部位下切谷宽度、深度、宽深比、弯曲度等特征各不相同,这与局部的地形地貌条件密切相关。该区下切谷的形成及演化受构造活动、沉积物供给和湖平面变化等因素控制。下切谷内充填的砂体及其末端发育的低位三角洲形成了良好储层,可作为该区岩性圈闭勘探的优选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前陆盆地隆后坳陷区湖底扇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利用岩心、分析化验、钻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塔北轮南地区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T油组的湖底扇沉积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富砂型湖底扇,其岩性以砾质粗砂岩、含砾粗砂岩以及中粗砂岩为主,垂向上见鲍马序列,递变层理、块状层理以及变形层理发育,测井曲线则具有微齿化线型-箱型或钟形-微齿化线型的组合特征,地震剖面上对应于中强振幅高连续或中强振幅透镜状或短轴状地震反射,均方根振幅属性可见典型的下切弯曲水道。同时,识别出3种亚相、5种微相类型,其中内扇亚相发育补给水道和堤岸微相,中扇亚相发育辫状水道和水道间微相,外扇亚相发育远源浊积岩。区内湖底扇分布在南部坡折带之下,发育多条典型的补给水道,辫状水道连片展布,水道间零星分布。本区湖底扇具备滑塌重力流的成因机制,是西北部和东北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堆积坡度过陡重力失稳下切形成补给水道,并经补给水道搬运堆积于深水环境形成的,其发育受到了前陆盆地幕式构造活动、古地貌以及物源供给等多个因素的控制,其中构造活动是湖底扇发育的诱因,古地貌影响其平面分布,物源供给则决定了湖底扇的岩性、物性和规模。  相似文献   
6.
中国低阶煤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其开发处于初步阶段,分析国外已成熟开发的低阶煤层气田的开发技术、排采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助于为我国低阶煤层气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以澳大利亚苏拉特盆地中部低阶煤层气开发区的1 000多口煤层气井为研究对象,以静态地质资料和动态排采资料为基础,以产水量、产气量为评价指标,结合产气曲线形态将生产特征分为6大类,分析其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高效井约占57%,低效井约占43%,主要受渗透率、临储比、含气饱和度、构造等地质因素及完井方式和排采制度等工程因素的影响;而大段裸眼的完井方式及快速抽排的排采制度造成固体颗粒的大量产出是导致低效井占比较大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变完井方式,放缓初期排水降压速率及尝试新的排采工艺等可以有效改善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仲米虹 《测井技术》2017,(5):571-576
以澳大利亚博文盆地为例,利用煤组的地质、测井及大量煤心实验分析数据,开展薄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参数优选,采用回归分析法、等温吸附法及等温吸附校正法,分析含气量与固定碳、地层温度、压力、埋深及测井曲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3个含气量评价模型,并进行了精细误差分析和方法优选。结果表明,光电吸收截面指数、补偿密度测井曲线和受围岩岩性影响小的地层温度、压力、埋深等属性参数适用于薄层测井解释,在薄煤层含气量评价中应用效果好。基于上述参数建立的3种评价模型中,等温吸附校正法含气量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度高,适用于薄煤、泥、砂互层的地层特征;回归分析法可作为辅助模型用于验证未校正的等温吸附法在含气量大于20m3/t时误差较大,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指导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的油气勘探,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该区中新世地层开展生物礁识别、演化和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礁在地震上呈丘状,顶底均为强振幅反射,内部杂乱,局部呈对称状,上覆地层可见上超反射,与LH11-1油田生物礁的地震反射特征极为相似;同时,在平面上研究区生物礁集中于东北部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及台地内部的构造高部位上;垂向上生物礁发育经历了多期的暴露—生长—淹没过程。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了生物礁的发育,其中相对海平面下降导致生物礁向海迁移并使早期生物礁遭受淋滤作用;而相对海平面上升引起生物礁向构造高部位迁移。除此之外,构造作用、陆源碎屑供给、古地理及古气候等因素也对生物礁的发育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测井学、沉积学及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借用FORWARD软件平台,通过测井曲线及录井、岩心资料综合分析建立了综合岩性识别曲线。准确划分并揭示了Galilee盆地薄互层煤系地层的沉积旋回及煤层展布规律,提高了薄煤层的对比精度。利用多曲线建立的综合曲线识别薄互层岩性效果较好,岩性变化具有显著旋回特征。在多种对比方法相互配合、验证下,有效消除了薄煤层对比多解性,实现了准确等时煤层对比。综合得出Galilee盆地煤层在横向上连续性普遍较好,主力煤层、煤组分布稳定,与砂泥岩匹配关系较好,具有煤层气和砂岩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异重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海洋环境,对古代陆相拗陷湖盆异重流发育特征和主控因素研究甚少。为此,以塔北地区为例,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分析了三叠系TⅡ油组的异重流沉积。结果表明,湖侵—高位体系域沉积时期,研究区TⅡ油组发育2种典型的异重流沉积序列,均由1个向上变粗和1个向上变细的沉积单元构成,发育大量爬升波纹层理和沙纹层理,其中一种序列的2个单元间为突变,发育冲刷面,而另一种序列的2个单元间为渐变,反映了洪泛能量的差异。研究区异重流主要来自西南部与东北部2个方向,其中,西南部异重流居主导地位,分布范围广,延伸距离长,垂向上多期异重流沉积相互叠置。该区异重流具备洪水重力流的特征,其形成与洪泛密切相关,受气候、构造活动、湖平面、物源等多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