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0篇
水利工程   1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毅  周著  吴持恭 《水利学报》2002,33(2):0017-0022
本文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A)对排沙漏斗三维涡流流场的脉动特性进行了测试研究, 测试结果表明: 排沙漏斗流场的切向紊动强度大于径向及轴向的紊动强度, 中间低速带的紊动强度大于两端自由涡及强迫涡控制区的紊动强度. 紊动切应力的理论分析与测试结果均证明排沙漏斗三维流场是一个各向异性流场. 本文还分析了排沙漏斗脉动特性对输沙过程的影响, 对如何更好地优化排沙漏斗结构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高速水力学学科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及施工技术的进步,世界上修建的高坝日益增多。据1981年统计,全世界已修100米以上高坝有403座,我国已修25座(包括台湾2座,香港1座)。这些高坝水流流速可高达每秒几十  相似文献   
3.
紊流边界层发展到水面是水流掺气的必要条件,其充分条件为水流紊动应达到足够强度,能使水面附近的涡体跃出水面。作者根据这一概念,以涡体模式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明槽自掺气水流的水深、掺气条件的理论公式;并应用扩散理论推导出掺气浓度分布曲线的理论公式。这些公式用实测资料验证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二滩水电站表孔中孔联合泄流两水股空中碰撞消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表孔、中孔泄流25种组合情况下的碰撞角、碰撞点的位置以及碰撞角与表孔俯角,中孔挑角的关系,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明流隧洞反弧段是最容易发生空蚀的部位。本文根据势流理论,运用解析函数的 Riemann—Hilbert 混合边值问题理论,导出了计算二维明流泄洪洞反弧段水力特性的边界积分方程,对反弧段的时均压强,时均流速及水深的分布进行了计算。结合对曲边边界层动量积方程的分析,探讨了反弧末端易于发生空蚀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有机玻璃的钻削及表面粗糙度与切削液的流体力学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钻削加工有机玻璃,避免出现“烧焦”现象,采用矩形波占孔进刀的工艺方法;并根据流体力学的雷诺力程.导出钻削加工中表面粗糙度与切削液的关系公式.  相似文献   
7.
掺气射流水下扩散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掺气射流在水垫塘扩散的浓度分布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实测资料表明:在冲击射流区,掺气射流不同断面的浓度分布存在一定的自模性,且近似符合高斯分布,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射流轴线浓度沿射流流程以双曲线规律衰减,并给出其半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
阶梯溢流坝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在势流假定的基础上,通过迭代自由面残压分布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求解带自由面势流问题的方法──残压反馈方法(RPF)。进而,本文对带自由面高雷诺数流动的阶梯溢流坝提出了一种数值模拟方法,即自由面先由RPF方法确定,由Thompson变换方程将不规则域换成规则域,然后用由作者提出的平均化差分格式[1]在变换平面上离散求解涡量──流函数方程,其中涉及到的壁面涡量的计算采用由作者导出的不规则形状壁面涡量一阶公式[2]进行计算。取NewMonksville坝的前三个阶梯作为计算例子,在条件:q=9.3m2/s.m,网格尺寸54×21和Re=104下,进行了流场模拟,将其计算结果与我们进行的实验结果相比,符合良好,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所得结果对了解阶梯溢流坝水力特性及此类坝型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同时,这一方法亦可用于求解任意边界带自由面高雷诺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有压管道中凸体绕流的势流一般解可采用解析函数在辅助平面上获得。根据顺直管道势流可获解析解这一事实,在每一离散小间距中假设固壁边界为直线,可获得近似解析解。然后采用变量替换,可获得物理平面上的近似解析解。对拱型、半拱型、平台和三角形凸体绕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资料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了高阶差分和低阶差分的不足,从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差分法,这种方法比高低阶差分都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