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2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赞比亚中央省瑞娜铜矿区碳酸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赞比亚中央省瑞娜铜矿区钻孔岩芯的系统研究,作者认为该区的含矿围岩为典型的火成碳酸岩,详细的岩矿相学研究也揭示瑞娜铜矿为碳酸岩岩浆型铜矿床.岩浆发生液态不混溶作用,溶离出碱性硅酸盐熔体、金属硫化物熔体和挥发份(CO2、H2O、F、Cl、B、P等)等流体,岩浆所携带的碱质使接触带地层交代蚀变成霓长岩,挥发份以络合物的形式携带部分Cu、Au、Ag、Ga、Co、REE、Ni等金属元素在外接触带地层碎裂岩和内接触带处成矿.  相似文献   
2.
对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一号高炉炉身上部进行了压入和喷补造衬,结果表明,炉衬修补后,煤气流分布改善,煤气利用率提高,高炉经济指标提高,压入法造衬的均匀性差,使用寿命较短,不如喷补法造衬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我国中南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所采用的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墙体节能和屋面节能的构造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4.
高钛型建筑矿渣砖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攀钢高钛型高炉水渣属低钙富钛矿,活性很低。以其为骨料,粉煤灰,石灰为胶凝材料。经过实验室试验及工业试生产,试制出强度达MU10的矿渣砖。其砌体抗剪强度优于粉煤灰砖,与粘土砖相当。通过工业性试验,确定了生产配方及生产技术规程,为高钛型高炉水渣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孙希文  刁日升 《炼铁》2000,19(Z1):14-17
攀钢冶炼钒钛磁铁矿高炉喷煤技术的发展经过了较长的历程.未燃煤粉进入炉渣后,将炉渣中的Ti02还原,生成Ti(C,N),使炉渣变粘,会影响高炉冶炼行程.为了能突破这一限制,经反复试验和研究,历经煤比为40kg/t、60kg/t和90kg/t的高炉工业试验,煤比逐渐提高.1999年在原料入炉TFe为47.38,渣比高达717kg/t的条件下,煤比达到113.81kg/t,2000年3月份煤比又进一步超过140kg/t.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1970年7月1日,以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攀钢1号高炉流出了第一炉铁水,这标志着攀钢炼铁系统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当时的炼铁系统主要包括:5台130 m~2烧结机、1000 m~3高炉1座、1200 m~3高炉2座、36孔5.5 m焦炉4座,按照当时的建制,炼铁系统包括铁、焦、烧三个独立厂矿。在80年代末的二期工程建设中,又分别建成了原料场(仅有堆料功能)、130 m~2烧结机1台和1350 m~3高炉1座,攀钢炼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攀钢2^#高炉开炉达产的情况。根据过去开炉的经验,采取了一些新的技术措施,在开炉后6天,高炉利用系数达到1.938t(m^3·d)。  相似文献   
8.
孙希文  陈铭铨 《炼铁》1999,18(3):33-35
1 前言 攀钢2号高炉(1200m~3)为钟式炉顶,配有3座内燃式热风炉,加热面积为81m~2/m~3。炉役后期,热风炉格砖孔堵塞严重,燃烧煤气量明显下降,风温下降,1997年2月风温仅能达到820℃。为减小热风炉检修工期对高炉生产的影响,提前检修1座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攀钢炼铁系统通过改善和提高产质量,加强高炉操作,不断采用新技术,实施高炉富氧喷煤、高炉长寿技术等,使炼铁系统技术经济指标有了很大改善,1998年5月年全厂高炉利用系数连续六个月突破2.0t/m^3.d,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逆绎推理的形式化问题,指出这一问题的认知基础,然后证明逆绎推理可通过建立必要性假设来完成;NH构成了对已有知识订的扩充,必须构造必要性假设理论来捕捉逆绎推理的逻辑特征,本文选择缺席逻辑作为形式化NL的理论框架,并指出NL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