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74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6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延竹  李长荣 《广州化工》2014,(24):72-73,87
微晶玻璃是近些年来在材料科学上的一项重大发现,在国防尖端技术和建筑业等多种领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微晶玻璃更具有高机械强度、绝缘性和良好的耐酸耐碱性等优点,本文通过烧结法就微晶玻璃的材料特征、微观结构和性能、降低烧结温度的方法等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3.
基于体积平均的两相数学模型,耦合求解温度场、流场和浓度场,模拟计算过热度对12Cr2Mo1R大扁锭凝固过程碳元素宏观偏析的影响。本模型将钢液密度设为依赖于温度和溶质浓度的函数。因而,可以综合考虑温度梯度、浓度梯度以及体积收缩等因素对钢液流动的作用,能够更加精确地预测凝固过程溶质元素分布。本次实验研究了过热度对凝固前沿温度梯度、凝固速率和钢液流动速率影响规律,以及最终碳元素宏观偏析情况。模拟结果表明:过热度的增加导致铸件表面区域凝固前沿温度梯度升高,而对中心线区域凝固前沿温度梯度的影响不显著;过热度对铸锭凝固速率的影响很小。此外,过热度的增加使得钢液流动速度相应增加,并使得固液两相区宽度相应的减小。铸锭凝固过程中碳元素宏观中心偏析总体表现为:当过热度40℃时,增加过热度对加剧铸锭中心偏析不显著;然而,当过热度40℃时,提高过热度使得铸锭中心偏析急剧恶化。  相似文献   
4.
高磷铁水中的磷含量过高,难以满足纯净钢、低磷钢和超低磷钢的冶炼要求。为了提高铁水炉外预处理的脱磷效率,本文从脱磷反应出发,分析了铁水脱磷工艺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认为增强渣的氧化性和碱度、较大的底吹强度以及保持适当的低温是提高脱磷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电解质成分对无隔板镁电解槽电流效率影响的工业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平  李长荣 《南方金属》2011,(4):12-14,41
电解温度是影响镁电解电流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镁电解质成分中各种氯化盐含量对镁电解质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提出通过改变电解质成分配比的措施来降低镁电解槽的电解温度.在原电解质成分的基础上,对成分进行了调整.多次对比试验和实践应用表明:新配方降低了电解槽的工作温度,减少了二次反应损失,提高了粗镁产量和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微合金钢36Mn2V连铸坯试样在冷速为3、8和15℃/s,变形温度为650~1000℃/s之间的高温塑性,并通过试样的断口形貌、显微组织和微合金析出相等的变化情况分析其脆化机理。结果表明:实验钢的第Ⅲ脆性温度区为950~650℃/s,800℃以上脆化是由碳氮化物单一原因造成,800℃以下脆化的原因则是碳氮化物的析出和沿晶界铁素体膜的形成;冷速过快加剧900~700℃温度区间的脆化;900℃已有大量碳氮化物的析出,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析出量减少,750℃仍然存在碳氮化物的析出。  相似文献   
7.
H13钢是热作模具钢中应用最广泛的钢种之一,夹杂物对其性能有严重危害。结合某钢厂生产实际情况,以现场取样为基础,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系统地研究了LF-VD精炼过程中的夹杂物,计算和分析了H13钢冶炼过程中生成Al2O3、MgO.Al2O3类夹杂物的热力学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钢液经LF精炼、VD处理后,钢中夹杂物的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但随着炉渣中Al2O3活度的增大,炉渣吸附Al2O3类夹杂物的能力减弱,去除Al2O3夹杂物的速度减慢;夹杂物在LF精炼前主要以Al2O3、FeS、MgO.Al2O3类夹杂为主,LF精炼结束后为Al2O3、FeS、CaO.Al2O3类夹杂,VD处理后为Al2O3类夹杂。  相似文献   
8.
易切削非调质38MnVS钢中硫化物析出规律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对易切削非调质钢38MnVS中硫化物的析出进行计算模拟,并利用SEM对铸坯中MnS析出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其析出规律.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38MnVS钢的相平衡等值图,并研究了C、Mn、Si、S、V各元素含量的变化对MnS平衡析出规律的影响;利用Scheil-Gulliver模块模拟了38MnVS钢的凝固过程;通过对38MnVS连铸坯中硫化物三维形貌的观察,结果表明:从铸坯边缘到中心的1/2处,硫化物形貌渐变,由杆状变成片状,再到中心变成杆状、片状共存;杆状、片状硫化物均为共晶反应产物;当合金含量较高时,杆状硫化物向片状硫化物转变.  相似文献   
9.
10.
对82B盘条中马氏体产生区域进行了统计分析,得知其基本分布在1/2半径的盘条心部。利用有限元法对82B斯太尔摩冷却线进行了温度场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符合较好,风冷线上盘条心部和边部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冷速小于动态CCT曲线中测定的马氏体开始出现的最低冷速,排除了本次控冷工艺设置不合理导致马氏体的产生。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电子探针波谱仪对盘条心部马氏体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线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心部马氏体区域存在严重的Cr、Mn元素偏析,此为马氏体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