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这一目标的确定,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教育创新包括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的创新、教师素质和要求的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高等学校聘期考核的定量评价问题,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并通过模糊评价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此体系融合了领导、同行和学生的不同评价,使考核结果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3.
介绍腾龙桥二级水电站进水口结构布置设计,进水口布置于重力坝坝身段,通过坝内埋管后接厂房。将大坝、发电引水及厂房结合为一体,减少工程占地范围,节约投资,方便运行中的大坝、厂房管理。  相似文献   
4.
腾龙桥二级水电站大坝根据结构设计和地质条件特点,布置了变形、扬压力、渗透压力渗流量及应力应变观测。电站投入运行以来,大坝各项观测数据正常,数据分析大坝没有出现相应不利情况。通过这些监测,为大坝在施工、运行期的工作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镁矿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辽宁鞍山一带,但是鞍山并没有将这一巨大的资源优势完全转变为相应的经济优势,本文针对鞍山在镁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资源利用、企业建设、长远规划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意见,同时又结合国内外其它地区的先进经验,从企业发展、行业建设、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对鞍山未来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应用响应面设计分析法研究碳酸锰吸收微波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碳酸锰为微波吸收材料,考察了微波输出功率、微波辐射时间、样品堆积厚度和样品质量等因素对微波吸收率的影响。基于单因素条件影响试验结果,采用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方差分析、曲面分析及模型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显著程度为:微波功率>样品堆积厚度>样品质量>辐射时间,且交互影响不显著。当微波功率为675W、作用时间为131.5s、样品堆积厚度为15.4mm、样品质量为153.6g时,碳酸锰的微波吸收率模拟值最优为6.28%,与实际试验结果(5.89%)能较好吻合,误差约为6.6%。响应面分析法对矿物微波处理过程的因素影响程度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7.
松华坝水库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其安全性直接影响昆明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硬件老化,已不能正常运行、软件与当今的技术发展不相适应,已远不能满足水库现代化管理的需要,通过先进的监测技术可以对水库进行科学地管理和运行。  相似文献   
8.
诺卡氏茵在黄铁矿和闪锌矿表面的选择性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诺卡氏菌在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在黄铁矿和闪锌矿表面的选择性吸附。结果表明:培养120h后诺卡氏菌达到最大生长量;诺卡氏菌在黄铁矿和闪锌矿表面发生明显的选择性吸附,在黄铁矿表面的最大吸附率可达到96.99%,而在闪锌矿表面的吸附率大都在20%以下;诺卡氏菌在两种矿物表面于20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pH值是影响诺卡氏菌在两种矿物表面发生选择性吸附的关键因素,pH在4~10之间时,选择性吸附现象明显;矿浆浓度超过6g/L时有利于发生选择性吸附;细胞悬浊液浓度、搅拌速度和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均可产生选择性吸附。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诺卡氏菌细胞表面的菌丝是重要的吸附部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诺卡氏菌表面含有-0H、-NH2、C=O、P=O、S=O等活性官能团,它们在吸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定量评价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改进和完善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引入了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数学方法,并结合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的各方面内容,分层次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融合了领导、学生、同行的不同评价,形成了定量评价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使评价结果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0.
为探清赤泥中的Fe、Al在硫酸/草酸体系中浸出行为差异,比较研究了两种酸浸体系下广西某铝厂拜耳法赤泥中Fe、Al的浸出规律及机制。主要考察了酸浸过程因素对Fe、Al浸出效果的影响,比较分析了最佳试验条件下拜耳法赤泥中Fe、Al在不同酸浸体系的浸出差异,并通过浸出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阐述了硫酸/草酸体系下Fe、Al的浸出过程机理。研究表明,试验条件下,硫酸对Fe、Al的浸出效果均优于草酸;酸性溶液中赤泥各元素的浸出具有阶段性,其中Al的浸出优先于Fe;硫酸/草酸体系中对Fe浸出的效果差异主要体现在无机酸酸根和有机酸酸根供电子能力和作用机制不同,对Al浸出的效果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赤泥中铝氧化物的作用机制不同。这一发现对充分利用不同酸处理赤泥、优化分离提取赤泥中有价金属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