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分析临床癫痫脑电的最大Lyapunov指数,研究了多种不同诱发背景的癫痫在各个时期(间期、前期、发作期、 发作后期4个时段)的最大Lyapunov指数的时域变化规律,提出癫痫发作具有两种响应模式:(1)睡眠、清醒等状态下的自发癫 痫,大脑受到随机信号的干扰,脑内各子系统之间需经过较复杂的协调作用才能进入高度同步放电状态;(2)闪光刺激等状态 下的诱发癫痫,大脑受到外加高频信号的干扰,脑内各子系统将被快速驱动进入高度同步放电状态。  相似文献   
2.
采用视听觉的跨通路刺激实验模式,通过对ERP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在非注意条件下,顶叶和颞叶的负电位波形不规则,且一致性差;而额叶及枕叶(接近视觉初级投射区)均出现了较明显的视觉早期偏差相关负成分,其潜伏期范围在140~170 ms之间,存在通道特异性,与听觉MMN类似。据此得出:视觉早期偏差相关负成分应该是由视觉通路痕迹产生的视觉MMN;视觉早期偏差相关负成分的源有两个,一个位于额叶,另一个位于初级视皮层所在的枕叶处。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生理测量方法,对400名在校大学生用13条目害羞量表进行心理测验,筛选出害羞被试和不害羞被试共28人,分别记录每个被试的睁闭眼自发脑电(EEG)数据。对两组被试的EEG数据进行AR模型谱估计,结果显示害羞被试在颞叶电极(T8)上的β2波段(20~30 Hz)能量均值显著低于不害羞被试,表明害羞被试在颞叶的活动水平显著低于不害羞被试。基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情绪通路,探讨了害羞的生理机制,说明害羞有相应的生理基础,可通过脑电分析来研究其神经机理。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主导睡眠时相转换的脑电(EEG)振荡,利用去趋势分析(DFA)方法计算大鼠不同睡眠时相下各种EEG振荡的标度指教及不同时相间标度指数的变异系数,结果显示,对同种振荡,不同时相间的标度指教显著不同;低频成分具有长程相关性,且其标度指数的变异系数在时相转换时最大.说明睡眠时相转换可能是通过类似于雪崩的过程实现,而且低...  相似文献   
5.
利用情绪量表筛选出对应"愉快、快乐、悲伤、恐惧"四种情绪的音乐片段作为刺激,同步记录脑电,从脑区、情绪极性、强度等方面对脑电α波功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脑电α波功率的变化与情绪的极性和强度密切相关;"快乐与恐惧"、"愉快与恐惧"、"恐惧与悲伤"之间α波功率差异显著;顶枕区α波功率在负极性情绪中强度强的明显小于强度弱的;在强度强的情绪中,正极性情绪显著大于负极性情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