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水利工程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1,ADCP简介 ADCP是英文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的简称,即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它是利用声学多普勒原理研制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河流流速流量实时测量设备.  相似文献   
2.
以西安地区6栋典型开放式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热环境参数测试和主观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现场调研,分析了实际办公建筑中人员的热舒适需求,并将调研结果与现有标准及其他气候区现场研究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西安地区夏季办公建筑受访者的中性温度为25.4℃,偏好温度比中性温度低0.2℃,80%可接受温度上限为28.2℃。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热舒适标准未考虑我国持续增长的超重或肥胖人群对热舒适的需求,这可能对人体舒适度和建筑节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人群在偏冷环境下的主观反应和生理反应的差异。结果显示:高BMI人群的平均皮肤温度显著低于低BMI人群,且随着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在偏冷环境下,高BMI人群的代谢率比低BMI人群低,尽管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会导致比低BMI人群具有更高的热不满意百分比;在预测热感觉时需要对不同BMI人群分别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以20名身着热阻1.0 clo冬季室内服装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性环境温度(22℃)下,侧墙冷辐射条件对局部与全身生理和主观热反应的影响,分析了整体与局部热感觉、皮肤温度与热感觉、局部热感觉与热可接受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局部热感觉中小腿投票最低且最不舒适;局部(除胸部和臂部外)皮肤温度与其热感觉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全身与局部在热感觉和热舒适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基于局部对整体的影响权重,建立了适用于侧墙冷辐射环境的人体热感觉和热舒适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赵胜凯 《水利天地》2015,(2):44-45,48
本文阐述了石家庄市的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现状及时空分布,通过对石家庄市2013年水资源总量和各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供需情况分析,得出了石家庄未来水资源的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继续推进中水回用工作,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等具体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电路在线测试技术是一种电路板的计算机自动测试技术。本文以意大利的自动测试设备S20 (S20ATE)为例, 阐述了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 同时介绍了S20ATE的系统结构和编程使用办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类基于T-S模糊模型表示的具有范数有界时变参数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和严格耗散要求,提出在执行器故障时系统稳定且严格耗散的鲁棒耗散容错控制器设计方法.应用并行分布式控制及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得出了系统在执行器故障时耗散容错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且使闭环系统对于允许的参数不确定性具有鲁棒性.进一步建立和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的凸优化问题。给出了系统稳定且严格耗散的模糊容错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类基于T-S模糊模型表示的具有范数有界时变参数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和严格耗散要求,提出在执行器故障时系统稳定且严格耗散的鲁棒耗散容错控制器设计方法.应用并行分布式控制及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得出了系统在执行器故障时耗散容错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且使闭环系统对于允许的参数不确定性具有鲁棒性.进一步建立和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的凸优化问题,给出了系统稳定且严格耗散的模糊容错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文中简单介绍了TMS320C32DSP和TLC32044A/D变换器的特点,同时描述了采用串行接口方式时的硬件电路及软件初始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了降温和增加气流的方式对活动状态变化后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实验模拟夏季人从室外通勤后到达建筑内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空气流速可显著缩短活动状态变化后人员恢复热舒适所需的时间,并提高了人体的热舒适水平。人员对气流的需求与室内温度和恢复时间呈显著相关性,为满足既舒适又节能的热环境提出了综合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