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9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在风力发电机并网控制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模糊担制系统。该系统利用多传感器对风机并网时的转速、风速、电压、电流四个主要参量进行综合监测,以微控制器为处理核心,将所得到的多路信息利用模糊技术进行处理,最终做出相应反应。该系统对提高风力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并网成功率,减轻风力发电机并网时对电网的冲击都有很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小型风力发电机电控系统的优化设计思想,采用频压变换器代替测速电机,减少了元器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利用调桨控制器自动控制开、关桨,实现了风机无人值守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重视机械类人才的教学工作,公办学校和独立学院都在认真开展教学工作,校企合作能很好地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平台,也能给学生更多运用理论知识的机会,因此,独立学院应当加强对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最大程度提升学院的教学水平与质量。本文对独立学院机械类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独立学院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措施,达到提升独立学院机械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郭洪澈 《节能》2001,(6):35-37
以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整个系统为例,从风力机额定风速的选择、发电机输入特性曲线与风力机输出特性曲线配合、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起始建压转速、增加过载能力及降低系统故障率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年发电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 MW变速变距风力发电机的滑模变结构鲁棒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一种变速变距风力发电机,提出了一种滑模变结构鲁棒控制方案.由于滑模变结构具有独特的优点,因此应用滑模变结构原理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通过分析可知,所设计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不但可以控制风轮转速使之从风中获得最大功率,还可以控制浆距角调节的速度,进而通过浆距调节来使输出功率平稳.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案是十分有效的,此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6.
7.
1小型风力发电机常见故障及产生原因   小型风力发电机常见故障可分为严重故障和一般故障两种类型。   严重故障可使机组停止运行,丧失全部功能。严重故障是由机组的某个或某几个主要零部件损坏而引起的,如桨叶断裂、芯铁松动、发电机断轴、线圈烧损、电机扫膛、控制器损坏、蓄电池断格或短格报废等。   一般故障发生时机组仍可运行,但丧失了部分使用功能,如可用电量明显减少,照明或收看电视时间缩短等问题。这类故障一是由蓄电池储电性能下降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蓄电池亏电、极板脱落;二是由发电机发电能力下降引起的,原因是永…  相似文献   
8.
郭洪澈  郭庆鼎 《节能》2001,(8):18-20
根据风力发电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微机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由一台IBM-PC兼容机作为主机,由多台单片机或工控机构成现场控制器,即从机.控制室中的主机通过远程通讯实现对风电场中各台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控制、记录和统计,各从机则在现场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闭环控制.各风力发电机组既可由从机控制独立运行,也可由控制室通过主机随时干预其运行。  相似文献   
9.
模糊控制在大型风力发电机并网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洪澈  郭庆鼎 《节能》2002,(12):41-43
阐述了在风力发电机并网控制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模糊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多传感器对风机并网时的转速、风速、电压、电流等四个主要参量进行综合监测 ,以微控制器为处理核心 ,将所得到的多路信息利用模糊技术进行处理 ,最终做出相应反应。该系统对提高风力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并网成功率 ,减轻风力发电机并网时对电网的冲击都有很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10.
双直线电机同步运动的自适应触耦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龙门移动式镗铣加工中心伺服系统中,为了克服因两个龙门立柱运动状态差异形成的机械耦合对双电机系统的影响,采用了自适应解耦控制技术,先通过前馈解耦,再经过自适应律产生的反馈作用来修改双直线电机控制器的参数,产生同步控制量,使双电机在位置上保持一致,从而实现了双电机的同步传动,驱动元件采用直线永磁伺服电机,以发挥其高速动态响应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此种方案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