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措施的实际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识别强柱弱梁措施的实际抗震控制效果,对影响框架结构梁、柱端抗弯能力及二者相对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归纳。严格按中国规范设计出5个不同地震烈度分区的规则平面框架结构,考察了这些结构在采取强柱弱梁措施后其柱、梁之间的实际强度级差系数及其规律,对这些框架进行了多波输入下的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下,9度区(一级抗震等级)框架形成了抗震性能良好的梁铰机构;而8度区二级抗震等级和7度区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形成了以柱铰为主或柱铰偏多的梁、柱铰混合机构。分析结果揭示出,在现行强柱弱梁措施的调控下,不同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在强震下所形成的塑性耗能机构存在明显差异,并可能导致在抗震安全水平上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 8度区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 2 g)二级抗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 ,选取底层柱底截面的三档弯矩增强系数与上部各层柱端抗弯能力的两档增强措施相组合 ,设计出 6榀典型平面框架 ;再以采用单分量模型和改进武田滞回模型的杆系结构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程序PL AFJD对这些框架依次进行了相当于罕遇地震水准的 4条地面运动输入下的地震反应分析。分析结果初步表明 ,要使结构全面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底层柱下端截面弯矩增强系数的取值应与上部各层柱的增强措施相匹配 ;修订后规范 8度区二级抗震等级框架上部各层柱的增强措施与修订前相比虽已有提高 ,但提高幅度尚嫌不足 ;底层柱底增强系数也宜在修订后规范取值 1 2 5的基础上适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福州滨海新城综合医院为例,说明了异形双曲斜交网格单层壳高空拼装施工工艺流程,最后分析了异形双曲斜交网格单层壳高空拼装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核岛厂房中低剪跨比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完成了6片剪跨比为0.5的剪力墙试件在恒定轴力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考察了不同轴力水平下试件的破坏形态、受剪承载力、变形性能和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轴压比为0.3和0.5的试件,其破坏模式为斜压破坏或斜压后滑移破坏,而承受轴拉力的2个试件(轴拉比均为0.1)分别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和拉剪破坏;增大轴压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剪力墙受剪承载力,但其骨架曲线下降更快,位移延性变差;受拉试件的受剪承载力明显低于受压试件;斜压破坏试件的耗能很差,斜压后滑移破坏试件因后期竖向钢筋的销栓作用而耗能相对较好,拉剪破坏及剪切滑移破坏试件的耗能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分属于8度区(0.2g)和9度区(0.4g)的两榀典型框架结构.用拟三维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程序TS-EPA,对其三折线恢复力模型的第一、二刚度取值采用四种刚度取值方案进行了罕遇地震EI Centro波输入下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建议第一刚度取用弹性刚度的0.9倍;当按Panagiotakos和Fardis根据1 136个试件回归出的屈服转角公式作为一、二刚度取值的基本依据时,第二剐度则按上述回归公式所给出的屈服转角的0.7倍和已知的屈服弯矩来确定.  相似文献   
6.
算例1、2为8度区(0.2g)16层框架-剪力墙结分别按细长(跨高比为3.6)洞口连梁刚度折减和刚度不折减的方案进行结构设计,然后用拟三维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程序TS-EPA对该两算例进行动力分析,由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框架-剪力墙中的洞口连梁首先进入屈服后状态,表明洞口连梁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第一线抗震构件;从各结构的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和洞口连梁的延性需求来看,对洞口连梁进行刚度折减会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力反应带来少许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国外简讯     
新型圆形成形针织物美国《针织时代》1985年第3期报道了一种编织新型成形针织物的专利。七十年代早期已开始应用计算机设计针织物花型。迄今,机械式提花装置所能织制的最大花型约为144纵行×324横列,而采用计算机可达三百万个线圈。  相似文献   
8.
以三跨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用本文第二作者编制并经检验的平面框架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程序PL-AFJD对严格按国家标准GBJ10-89设计的柱截面尺寸控制偏紧且沿高度方向有一次截面变化的7、8、9度区的框架做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多波输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7度区结构的反应较小,处在结构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虽仍在部分柱端屈服,但非弹性变形不严重,9度区虽然反应较大,但绝大部分柱端的反应均在构件滞回形能力范围之内,且未发现明显形成薄弱层的趋势。情况较为严重的是8度区框架,其中虽未形成明显的薄弱层,但在某些地震动输入下,少数柱端变形已接近柱的非弹性滞回变形能力界限,预示了局部倒塌的可能性。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三个不同烈度区抗震规定有效性的差异,可供国家设计标准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配置不同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3个抗震设防烈度区按现行规范分别设计了按等强代换原则配置3种不同高强钢筋的空间框架结构(I组),利用OpenSEES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多组双向水平地震动输入下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并以HRB400钢筋为基础,按等面积代换原则将8、9度区结构的柱纵筋分别替换为HRB500及HRB600钢筋(II组),并完成相应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以考察此做法对结构屈服机制的控制效果。I组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烈度区,随配筋强度的增大,结构的整体和局部位移响应呈小幅增大,而杆端出铰率及转角延性需求都有所下降,结构抗震性能有所提高;8、9度区采用HRB400及HRB500钢筋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形成以柱铰为主或柱铰偏多的梁柱铰混合耗能机制,其地震反应相对不利,而采用HRB600钢筋之后,柱铰数量明显减少,抗震性能明显改善,但其柱端最大转角及其最大延性需求仍大于梁端,未能充分发挥梁端的良好耗能作用。II组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将柱纵筋按等面积代换原则由HRB400钢筋替换为更高强度钢筋后,柱承载力得到实质性加强,柱铰数量显著减少,梁铰数量增加,结构形成了以梁铰为主或梁铰较多的混合耗能机构,其整体抗震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法、流动注射法和在线分析法分别测定水中挥发酚,比较了3种方法对水中挥发酚测定的适用性。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定挥发酚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 2以上;3种方法测定有证标准物质和实际水样中挥发酚的加标回收率均满足质控要求;3种方法测定不同水样中挥发酚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其中,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分光光度法对废水样品中的挥发酚测定更有优势,流动注射法比较适合地表水中的挥发酚测定,而在线分析法仅用于环境污染事故中挥发酚的应急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