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核糖体工程技术二次开发海洋微生物菌株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经对无活性的海洋来源放线菌B3054进行链霉素抗性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链霉素抗性突变株SY-1.从该突变株的发酵物中分离得到了4个活性化合物,其中1个为新天然产物.对该菌株突变前后的rpsL基因(编码核糖体蛋白S12)进行分析未发现发生突变,提示突变位点可能在核糖体的另外亚基上.实验结果表明,核糖体工程技术可用于无活性菌株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对一株海洋来源的微生物中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并鉴别了5个喹唑啉生物碱类化合物(1~5),分别为fumiquinazoline G(1),fumiquinazoline F(2),fumiquinazoline A(3),fumiquinazoline C(4)和fumiquinazoline D(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荒漠肉苁蓉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及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种化合物,分别是6-去氧梓醇(1),巴尔蒂苷(2),格鲁苷(3),红景天苷(4),丁香苷(5),次黄嘌呤核苷(6),2′-脱氧腺苷(7),2′-甲氧腺苷(8)。结论化合物6、7、8系首次从此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红鳍东方鲀与假睛东方鲀的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对中国近海分布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资源进行深入调查,以确定红鳍东方鲀与假睛东方鲀(Takifugu pseudommus)的种间关系,利用根据红鳍东方鲀基因组序列设计的9对微卫星引物,对野生红鳍(WR)、野生假睛东方鲀(WP)两个地理种群和一个养殖红鳍东方鲀(CR)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9对引物在三个群体中均表现为多态;共获得106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在5~25之间,9个位点在三群体观测杂合度的范围从0.8167到1.0000,三群体平均杂合度观测值E,排列顺序为wR(0.8661)〉WP(0.8272)〉CR(0.7832);3个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小,其中WR和WP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0586),WR和CR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0.0923);3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Gsr很小,其中,WR和WP两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最小(0.0177),WR和CR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大(0.0290),与遗传距离的分析结果相一致。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显著下降,应及早加强对其种质的保护;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来看,红鳍东方鲀与假睛东方鲀应为同一个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荒漠肉苁蓉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及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N8种化合物,分别是6-去氧梓醇(1),巴尔蒂苷(2),格鲁苷(3),红景天苷(4),丁香苷(5),次黄嘌呤核苷(6),2’-脱氧腺苷(7),2’-甲氧腺苷(8)。结论化合物6、7、8系首次从此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对一株海洋来源的微生物中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并鉴别了5个喹唑啉生物碱类化合物(1~5),分别为fumiquinazoline G(1),fumiquinazoline F(2),fumiquinazoline A(3),fumiquinazoline C(4)和fumiquinazoline D(5)。  相似文献   
7.
一种高效制备河豚毒素(TTX)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河豚毒素TTX,利用D201大孔树脂层析、超滤、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从假睛东方鲀(Fugu pseudommus)肝脏中分离纯化得到TTX晶体,得率为81.1%。获得的TTX晶体利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及核磁共振谱(NMR)进行结构验证,用高效液相色谱(HPIE)进行纯度分析定量,其纯度为99.5%。  相似文献   
8.
对一株海洋来源的微生物(Aspergillus fumigatus.)中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环-(丙-缬)(1),环-(色-脯)(2),N-[2-(4-羟基苯基)乙基]乙酰胺(3),对羟基苯乙酰胺(4),4,8-二羟基-1-四氢萘醌(5),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6),麦角甾醇(7)和过氧化麦角甾醇(8)。化合物1~8均首次从该菌株中分离。  相似文献   
9.
用核糖体工程技术开拓海洋微生物药用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核糖体工程技术对海洋中无活性的放线菌B3054进行诱导,获得了突变菌株B3054/M,其形态、菌丝体颜色都与母体菌株有显著的差异,发酵液经HPLC分析发现,代谢产物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突变株产生了能抑制小鼠乳腺癌tsFT210细胞周期活性的活性代谢产物。这是首次利用核糖体工程技术诱变得到的具有细胞周期抑制活性的海洋放线菌菌株,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对自然界的无活性微生物进行诱导来拓展微生物药用资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