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致密油藏低孔低渗的特点,笔者通过核磁共振测试的方法开展了致密水湿砂岩的自发渗吸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的致密岩心自发渗吸驱油机理及其对不同孔隙中油相的动用程度。实验证明,小孔隙吸水大孔隙排油是致密水湿砂岩渗吸驱油的主要机理,渗吸对小孔隙中原油的动用程度远高于其他孔隙,达到了70%以上,渗吸采油可以成为致密油藏开发的一种有效开采方式。研究也发现,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相比表面活性剂,在促进油滴活化,提高洗油效率等方面效果更明显,提高了渗吸效率,乳化作用可能在渗吸采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盐度扫描实验确定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微乳液的相变行为与NaCl浓度的相关关系;通过微流控实验研究了WinsorⅠ型表面活性剂体系(简称WⅠ体系)的润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微流控实验剖析了油湿多孔介质中NaCl浓度对WⅠ体系相变行为及渗吸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油湿多孔介质中,WinsorⅠ型微乳液润湿性与WⅠ体系相近,与其他相相比,润湿性最强;润湿铺展与溶解渗吸残余油是WⅠ体系提高渗吸采收率的主要途径;在形成WinsorⅠ型微乳液的盐度条件下,NaCl浓度显著影响WⅠ体系的渗吸机制,NaCl浓度越高,渗吸过程越复杂,渗吸效率越高;同时NaCl浓度显著影响WⅠ体系溶解渗吸残余油的能力,NaCl浓度越高,WⅠ体系对渗吸残余油的溶解越强。图16参23  相似文献   
3.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发与探索,我国目前对致密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致密油的定义、基本特征及参数标准已经有了初步的共识。通过对致密油的认识现状、开发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现阶段致密油开发过程中,基质孔隙中原油动用程度极低。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通过渗吸进行致密油开发的思路,并对渗吸开发致密油的可行性和促进致密岩心渗吸的表面活性剂优选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表面活性剂提高渗吸采出程度的主要机制是提高驱油动力和改善油滴在喉道处的运移,因此具有润湿性能和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可能成为致密油渗吸开发过程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于馥玮  苏航 《石化技术》2015,(2):175-176
本文在大量调研中外典型页岩气藏储层矿物学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国内外典型的页岩气储层,针对储层矿物组分及以石英、长石及碳酸盐矿物为主的脆性矿物及粘土矿物含量进行整理及对比研究,并探索了其储层矿物对后期开发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核磁共振测试的方法开展了致密砂岩的自发渗吸实验, 对此研究了致密水湿岩心和中性岩心的 自发渗吸特征, 分析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对致密中性岩心渗吸的影响。渗吸实验结果表明, 致密水湿 砂岩的采收率在6 0%以上, 致密中性砂岩采收率在3 5%以上, 渗吸采油的方法可以作为致密油开发的一种有效方 式。研究也发现, 无论是中性润湿的致密砂岩, 还是致密水湿砂岩, 十二烷基硫酸钠都可以使岩心内油滴分散变小, 改善油珠的流动情况, 从而提高致密砂岩的渗吸速度。十二烷基硫酸钠也能够显著提高中小孔隙, 尤其是中性岩心 中的小孔隙内油相的动用程度, 从而提高渗吸采收率。在实验条件下, 质量分数为0. 0 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在提高 致密中性岩心渗吸采收率方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鉴于针对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的研究仍以配方优化和岩心实验为主,且适用于低渗透储集层的助排剂类型及其助排机理尚不明确的现状,在通过岩心实验评价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助排效率的基础上,研制了表征低渗透储集层孔喉结构的多级孔喉系统微观模型,分别开展了盐水及不同盐度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在微观模型中的返排实验,直观呈现了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7.
借助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微流控水驱油实验视频为数据源,建立了微流控模型孔喉内三相接触角的自动批量测量计算方法;采用人工测量数据验证了新方法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接触角概率密度曲线、均值变化曲线揭示了三相接触角在流动条件下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对于水湿岩石,水驱油过程中,驱替前期接触角均值以锐角为主,随驱替时间的延长,油相受力逐渐由黏滞力为主导向毛细管力为主导过渡,接触角均值不断增大,至驱替中后期以钝角为主。剩余油中的滴状流赋存于孔喉通道中央,不存在三相接触角;多孔流和柱状流在整个驱替过程中接触角变化幅度较小且均值皆为钝角,该类剩余油形成后流动性差,动用难度较大;簇状流在驱替过程中三相接触角均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剩余油动用难度逐渐升高;膜状流整体呈钝角,水驱后期接触角均值最大,动用难度最大。驱替结束后,不同流态剩余油仅受毛细管力作用的影响,接触角均为钝角,在原油作用下模型孔喉壁润湿性呈油湿特征。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东碳酸盐岩储集层特点,研发低黏度、具有适当缓速能力、可在线混配的微乳酸,利用旋转圆盘、多级交替注入酸压、岩心驱替同步CT扫描实验,开展与盐酸、胶凝酸、乳化酸、表面活性剂胶束酸4种常规酸液体系的对比实验,明确裂缝面的微观刻蚀特征与导流规律,定量评价残酸水侵及返排过程中饱和度场的变化规律与油相相对渗透率的恢复程度。研究表明:在微乳酸油核中添加带负电的极性剂后,可增强其在灰岩表面的吸附能力,显著降低H+传质速度,同时负电油核与Ca2+盐不混溶,微乳酸整体结构不会被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a2+盐破坏,吸附性能可调且微乳结构稳定。微乳酸沿裂缝壁面垂向渗透能力强,可渗入裂缝壁面深部形成网状刻蚀,极大改善裂缝周围储集层的渗透能力,且在高闭合压力下可保持较高的导流能力。微乳酸残酸与原油混合后形成微乳液,微乳液、油、水三者之间处于近混溶状态,基本无水锁现象,返排阻力低,残酸返排率和油相相对渗透率恢复程度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