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确定分子筛吸附装置的危险工况,通过ANSYS建模计算分析,对设备的强度进行校核,加之对疲劳进行综合评估,为合理设计分子筛吸附装置的结构及生产推广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三点抛物线法计算的中轴线与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解非线性方程计算结果基本相同,其精度可满足施工精度要求。该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因此,在拉西瓦拱坝的横缝设计中采用了三点抛物线法计算横缝坐标。  相似文献   
3.
卢沛  罗向龙  陈健勇  杨智  梁颖宗  陈颖 《化工学报》2021,72(Z1):512-519
针对不同换热设备组合之间以及换热设备在系统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高级分析模型,将换热设备与系统的损进一步分割成不可避免性部分和可避免性部分,计算相应的损失和效率,确定换热设备与系统中能量损失的主要部位,并在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系统试验台中进行验证,为换热设备及其热力系统的运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的换热面积对换热设备的能效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常规分析和高级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系统优化次序。高级分析表明,蒸发器可避免损占蒸发器损的41.2%~60.0%,冷凝器可避免损占冷凝器总损最高可达91%~97%,整个ORC系统有52.5%~66.3%的损可以避免,有很大的改造潜力,且发现不合理设计的管道也会影响ORC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岩土中采用各种屈服准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程序处理的统一屈服准则表达式;在π平面上提出了莫尔准则等效国屈服准则的设想,并在平面有限元程序中实现..通过实例的计算分析,文章提出了几点有关理想性岩土屈服准则的意见,这些意见对当前设计、施工等工程建设部门将会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最具潜力的低品位热能发电技术之一,有机朗肯循环(ORC)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的高品位能源发电技术相比,其运行性能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极其敏感。提出一种新型非共沸混合工质ORC系统,利用分液冷凝器调节混合工质组分,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而提高系统性能。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构建热力学优化模型获得最优组分;冷凝过程中利用分液冷凝器和组分调控系统改变混合工质组分。通过案例验证了新系统的热经济性能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对于100℃热源,在定压运行工况下,新系统较传统系统的经济性可提高38.90%,而在滑压运行工况下,新系统较传统系统的经济性可提高15.35%,且使用不同非共沸混合工质时,系统性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典型储气罐结构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爆破压力,分析模拟计算值与经验公式计算值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建立埋地钢质管道气密性试验过程温度场模拟的物理模型,确定温度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埋地钢质管道气密性试验过程的温度场分布进行瞬态数值模拟。气密性试验开始阶段,管内气体温度下降较快,埋地管道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范围逐渐增大,1.5h后管内外温度场基本达到稳定,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拟合得到了温度场达到稳定后管内外温度的关系式,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非共沸混合工质具有的温度滑移特性能有效提升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简称为ORC)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介绍了ORC系统测试试验台,建立了非共沸混合工质系统热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实验研究了工质流量对混合工质ORC系统的运行性能及换热特性的影响,并且与纯工质ORC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系统工质流量较大时,采用混合工质R1234ze(E)/R245fa的ORC系统性能具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卢沛 《粘接》2022,(2):88-91
针对传统棉质服装材料透气效果差、抗菌性差的问题,提出用熔体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一种抗菌保温型聚乙烯织物,并从可见光透明度和红外透光率角度,确定该织物制备的最佳工艺及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聚乙烯织物红外透过率主要受纤维直径的影响,聚乙烯织物红外透过率随纤维直径的增加而减小;当在聚乙烯纤维织物熔液质量浓度为6%、纺丝电压为24 V、给进速率为0.3 m L/h的工艺条件下,聚乙烯织物纤维直径较小,约为7μm。该工艺制备的聚乙烯纤维织物厚度为184.5~433.5μm,满足服装材料要求,可用于服装的制作。  相似文献   
10.
高拱坝安全监控及安全评价──龙羊峡大坝安全性态评价专家系统丁国强,卢沛浒(西北勘测设计院,西安,710001)1概述大自然灾害与人类失误的结合,往往造成重大的悲剧。近年来,大坝与水库的安全问题已引起许多国家的普遍关注。历史表明,每千座大坝约有十座大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