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4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31种农药类环境激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研究出的31种农药类环境激素为研究对象,采用GC-ECD定量检测,GC-MS定性验证,建立了同时分析水中31种农药类环境激素的检测方法,并提出环境激素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显示:液液一次萃取、液液二次萃取和固相萃取三种预处理方法中,液液二次萃取效果最好,在低浓度(0.5μg/L)下,菊酯类的回收率相对较低,在55%~70%之间,其他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为80%~115%;方法检出限为0.001~0.4μg/L,回收率为55%~115%,RSD为2%~18%,标准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3~1.000,满足痕量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新洲河生物飘带工程治理前后的河水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生物飘带工程对新洲河河水中的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其中有机物、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均超过50%,出水水质基本上达到设计要求。指出生物飘带工程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中多氯联苯的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液液萃取-硫酸净化的前处理方法,以PCB28、52、101、138、153、180等6种多氯联苯为分析对象,同时以气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法两种方法测定,用内标法定量.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检出限、回收率、精密度、标准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等指标,结果表明:①气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法均可良好地分离和测定水中多氯联苯,液液萃取-净化的前处理方法的回收率为84.6%~102%;②气质联用法测定水中多氯联苯的方法检出限仅为0.001μg/L,比气相色谱法低一个数量级,质量控制要求也相对较低;③测定地表水中的多氯联苯时,应采用气质联用法;测定饮用水时,可优先考虑气相色谱法,也可采用气质联用法.  相似文献   
4.
深圳新洲河水质现状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圳市新洲河5个断面进行监测,并对其水质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河流总体水质为劣Ⅴ类,有机物、氮磷污染物均超标。水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则表明新洲河的污染主要来自固定的一个或几个生活污水的排放。新洲河水质随时间的变化波动幅度很大。上游到中游段,水体中污染物总体上沿程减少,其中有机物和氮磷污染物降解幅度达60%~85%;中游至下游,水体则沿程恶化,氨氮、总氮均上升30%以上,有机物和总磷均增加100%以上。  相似文献   
5.
李敏  宗栋良 《广州化工》2010,38(8):217-219,223
对深圳10条主要河流和12个饮用水源地水体中的重金属类环境激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河流中镉0.691~1.515μg/L,铅0.368~41.27μg/L,汞0.185~5.009μg/L且超标率为35.7%;水源地中镉0.019~0.102μg/L,铅ND~0.723μg/L,汞0.004~0.078μg/L且超标率为16.7%。汞污染是深圳市地表水中主要的重金属类环境激素污染,在河流水体中汞污染较重,超出世界河流平均值15倍,饮用水源地汞污染相对较轻,在南方城市中处于中低水平。深圳地表水中汞污染源主要包括燃煤、含汞农药使用、高浓度沉积物释放和境外引水东江水体中含汞等。  相似文献   
6.
以水厂混合污泥为对象,采用流动电流为特征参数分析加药量和pH对污泥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的影响,探讨流动电流技术在污泥处理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污泥沉降性能方面,等电点处的投药量和pH值分别为8.9mg/L和7.25,实际最佳投药量和最佳pH为9.0mg/L和6.90。在污泥脱水方面,等电点处的投药量和pH值分别为25.0mg/L和9.25,实际最佳投药量和最佳pH为26.0mg/L和9.0。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件频发,供水安全受到威胁,应急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种类繁多、危害严重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是应急监测的难点。介绍了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筛查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筛查技术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深圳市茜坑水库的水体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被监测期间,水库水质状况良好,水库受有机污染程度较轻。水库主要的污染项目为总氮、总磷,并已具备富营养化的营养盐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