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2篇
无线电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应用电导探针测量技术,对矩形截面螺旋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局部含气率进行实验研究。在不同的气相折算速度下,应用电导探针测量了弹状流弹单元的长度,并与可视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电导探针的可靠性,并为信号处理选择合适的阈值。分别在泡状流、弹状流及环状流三种流型的条件下,分析了气相与液相折算速度对局部含气率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螺旋通道气液两相局部含气率呈非对称的抛物线形分布,这种非对称性受流型和液相折算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均匀回油是多压缩机并联制冷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以一种自行设计适用于2台压缩机并联运行的新型均油装置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流体(CFD)技术,采用标准k-ε模型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空调工况下,该装置的出口处和回油孔处,润滑油和R22气体质量流量达到均等;部分负荷(50%)时,R22气体和润滑油的出口状态与满负荷时是一致的。模拟结果表明应用该装置回油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均油方案。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比较了CO2跨临界双级压缩带节流阀与带低压膨胀机制冷循环的性能.结果表明:双级压缩CO2跨临界带节流阀与带低压膨胀机制冷循环的最佳中间压力并不是高低压的几何平均值;在一定的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下,双级压缩CO2跨临界带低压膨胀机制冷循环有一个最佳高压侧排气压力,与带节流阀循环相比,其最大COP可提高20%,但当高压侧压力低于最佳值时,低压膨胀机对系统COP的影响随着高压侧压力的减小而逐渐变得不明显;在双级压缩CO2跨临界带低压膨胀机制冷系统优化设计中,中间冷却应采用完全冷却型式.  相似文献   
4.
应用电导探针测量技术,对矩形截面螺旋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局部含气率进行实验研究。在不同的气相折算速度下,应用电导探针测量了弹状流弹单元的长度,并与可视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电导探针的可靠性,并为信号处理选择合适的阈值。分别在泡状流、弹状流及环状流三种流型的条件下,分析了气相与液相折算速度对局部含气率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螺旋通道气液两相局部含气率呈非对称的抛物线形分布,这种非对称性受流型和液相折算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微通道沸腾不稳定性引起传热恶化,造成设备疲劳损坏。设计入口集成种子汽泡发生器的并行三角形硅基微通道热沉,搭建同步可视化测量实验台。研究高热流密度下不同触发频率种子汽泡抑制微通道内流动沸腾不稳定性,验证种子汽泡主动式控制微通道内沸腾不稳定性的思路。实验结果表明,种子汽泡可有效抑制微通道内沸腾不稳定性,降低壁面温度,将微通道内混乱无序的汽泡动力学转换为规则有序的汽泡动力学。低频下,种子汽泡热控能够有效抑制压力和温度波动;高频下,沸腾不稳定性得到完全抑制,加热膜上温度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换热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6.
微通道内流动沸腾不稳定性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通道沸腾不稳定性降低设备运行性能及传热特性。设计入口集成种子汽泡发生器的三角形硅基微通道热沉。搭建同步光学可视化测量实验台。研究加热膜长度、质量流量及种子汽泡触发频率对微通道内沸腾不稳定性及传热影响。结果表明:加热膜长度和质量流量作为控制沸腾不稳定性的关键参数,加热膜长度越长或质量流量越低,沸腾起始点和临界热流密度越早发生。单相液体区域,热流密度增大,压降略微降低,温度线性升高。汽液两相区域,热流密度增大,压降迅速增大,温度呈指数式上升。触发种子汽泡作为一种主动式控制技术,沸腾不稳定性得到抑制或消除,换热得到显著增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