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7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岳国 《化学工业》2005,23(7):14-15
1发展煤经甲醇制烯烃产业的背景 (1)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是多煤、少油、缺气.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的状况,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2)我国的原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1995年为7.6%,2004年增长为40%,预测到2020年将增加到60%.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H-Ga-Silicate(镓硅酸盐沸石)对C_3—C_8直链烷烃芳构化的催化特性,并与H-ZSM-5进行了比较。对于正已烷的转化反应,在400—550℃范围内,H-Ga-Silicate的芳烃选择性比H-ZSM-5平均高出近40%。反应结果表明,芳烃主要是经由低碳烯烃生成的,在H-Ga-Silicate上烯烃齐聚物通过脱氢环化生成芳烃;而在H-ZSM-5上烯烃齐聚物主要通过氢转移实现芳构化。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酰胺小溶液在多孔性介质内流动阻力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乙烯-醋酸乙烯酯的结构与降凝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各种结构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降凝剂,考察了它们的结晶性质、溶解性质和降凝效果.由实验得到以下结论:EVA降凝剂的CH2链上只有远离极性基团的碳原子能够参与结晶.当参与结晶的碳原子数约等于原油中蜡的平均碳原子数的3/4时,EVA降凝剂的降凝效果最好.EVA降凝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宽窄对降凝效果的影响不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2×104时降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外甲醇制烯烃催化剂的开发历程及进展进行了综述。开发无毒模板剂或价格低廉的无机模板剂、降低水用量、有效控制分子筛纯度、提高收率、母液的循环利用,是今后甲醇制烯烃工艺催化剂活性组分制备的发展方向。提高流化床甲醇制烯烃工艺中SAPO-34成型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水热稳定性和耐磨强度、控制粒径分布和球形度,改进固定床甲醇制丙烯工艺中ZSM-5分子筛成型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抗结焦性和水热稳定性、提高压碎强度是甲醇制烯烃工业化催化剂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6.
甲醇制烯烃用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甲醇制烯烃及催化剂国内外发展概况,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对发展甲醇制烯烃及催化剂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年来SAPO-34分子筛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超声处理、微波加热等技术在SAPO-34分子筛制备过程中的应用及原位合成、固相合成、气相合成和离子液体合成等新型制备方法。指出在不影响SAPO-34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合成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节水降耗是SAPO-34分子筛今后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8.
SAPO-34分子筛可控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APO-34分子筛具有中等强度的酸中心和适宜的孔径结构,催化甲醇或二甲醚反应时有利于生成乙烯、丙烯。SAPO-34分子筛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寿命、水热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孔结构、表面酸性、晶粒尺寸和晶体化学组成等物化性质,掌握物化性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催化剂设计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甲醇制烯烃反应中SAPO-34分子筛物化性质对活性、选择性和寿命的影响,综述了有效控制SAPO-34分子筛酸性、晶粒大小、孔结构及表面化学组成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各种含镓沸石的芳构化性能和表面酸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离子交换制得Ga改性ZSM-5,利用迅速晶化法合成了铝镓双金属硅酸盐沸石,以正己烷的转化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它们的芳构化性能,对其活性和选择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Ga含量较高时,铝镓双金属硅酸盐沸石具有比Ga改性ZSM-5更好的活性和芳烃选择性。还用NH3-TPD法研究了几种含镓合成沸石的酸性质,发现由于引入Ga的方法不同使得酸性质产生差异,并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日本申川油田的化学驱油现场试验(胶束-聚合物驱的试验区试验),自1982年开始历时七年,是由石油公团和二、三次采油技术研究协会(EOR 研究协会)共同研究并实施的。图1示出了该项目的概要情况。在室内试验阶段,进行了所用化学药品的选定、注水设计。试验区试验是在申川 AB 区段的1层实施的,新钻了6口井作为试验井。注入模型是一边约为60m 的四边形,并在中心处设置化学药品注入井的模拟直线驱动形式。在注入7个月的胶束、注入6个月的聚合物之后,进行了8个月的续注水。为了完成油层评价、室内试验结果评价和试验区试验评价,使用黑油模型、胶束-聚合物驱油模型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