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8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张志军  张红医  梁玉环  王子川 《广州化工》2013,41(4):191-193,199
近年来高校基础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时数普遍存在逐渐压缩的趋势,而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而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趋势。面对这样的矛盾,考虑到计算技术的广泛普及和使用,在此我们在前文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借助PeakMaster软件代替传统的公式法计算溶液pH值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2.
系统研究了无需借助中性标记物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离解常数的方法。记录电泳过程中流经毛细管柱溶液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存在两个电流突跃。其中第二个电流突跃所对应的迁移时间,与样品中不带电荷的中性物质的迁移时间相当;当样品中不含(也未添加)中性物质时,只要按照电泳实验中普通的溶样方式(用水、有机溶剂或稀释的背景电解质溶液作为溶剂),样品区带电导必然小于背景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也会观察到第二个电流突跃。利用第二个电流突跃,并结合分析物的迁移时间,可求出分析物在不同酸度条件下的淌度值,进而用淌度值与pH及Ka间的非线性依赖关系,进行非线性拟合求出相应的离解常数。文中测定了几种有机酸碱的离解常数,结果与文献值吻合。  相似文献   
3.
DryLab软件在大学液相色谱分析实验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DryLab软件在本科液相色谱实验教学中使用的观点。详细介绍了Drylab软件的组成,并以苯、甲苯、萘和菲四种优控污染物的混合体系作为分离对象。针对上述四种物质混合体系列出了Drylab操作步骤,并通过软件得到最佳分离条件,用Drylab软件进一步模拟出相应的色谱图,最后用真实的实验结果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李莎莎  张红医  陈辉 《广州化工》2011,39(7):125-127
Breadmore提出了一种新型毛细管电泳富集方法(电渗流控制下的逆流等速电泳堆积边界法富集),可对阴离子实现十万倍在线富集效果。本文以NO3-为模型分子考察了不同内径毛细管柱对该富集重现性的影响。实验发现,使用内径为75μm的毛细管柱时富集重现性极不稳定,富集阶段电流对富集时间的积分面积和NO3-电泳峰面积的RSD(n=10)分别高达6.98%和105.43%,而使用内径为25μm的毛细管柱时富集重现性稳定,富集阶段电流对富集时间的积分面积和NO3-电泳峰面积的RSD(n=7)分别为0.96%和4.43%。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富集方法的稳定性依赖于富集阶段电流对富集时间的积分面积的重现性,进而依赖于实验中采用的毛细管柱内径的大小尺寸。  相似文献   
5.
数码比色分析是一种基于颜色数字化的定量分析新工具。数码相机、扫描仪、智能手机等数码设备在一定软件的辅助下可将颜色深浅信息有效记录下来并实现数字化表示。这种方法不仅保留了目视比色法灵活、方便的优点,也克服了目视比色法难以完成准确定量测定的缺点。本文以数码比色分析中常用硬件设备为线索,综述了该方法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系统比较了迁移时间比法以及迁移时间与电压乘积倒数法对改善毛细管电泳迁移时间重现性效果的差异。选用双黄连口服液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不同电压下实验结果的处理及平行实验结果的处理,发现内标峰位置的选择对两种方法的效果都有影响,以靠近电泳图中部的峰作为内标峰获得的结果较好,并且迁移时间比法优于迁移时间与电压乘积倒数法。用迁移时间比法对不同厂家或批次的双黄连口服液进行了分类比较,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辉  张红医  盖丽娟 《广东化工》2010,37(6):102-103
文章建立了正丙醇-氯化钠-水体系盐析萃取光度测定饮用水中酚的新方法。考察了正丙醇与苯酚衍生物的比例、盐的种类、加盐量等实验因素对苯酚检测的影响。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最大检测波长为λ=475nm,正丙醇与衍生物的比例为1:5,氯化钠最佳相分离引发剂。方法的检出限为0.007mg·L-1,该方法测定自来水和纯净水的回收率在95%~106%之间。与传统的光度法相比,该方法灵敏度高、污染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刘蓓蕾  张红医  马勇 《广州化工》2011,39(6):106-107,112
根据糖能引发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的相分离原理,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Ni2+、Co2+、Cu2+和Hg2+形成的螯合物萃取到体积较小的乙腈相,实现了待测金属螯合物的浓缩富集,并在C18柱上完成了各螯合物的分离。将这种方法应用到红糖样品中Cu2+的检测,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