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利用剩余污泥分别在300、350、400℃下热处理制备了生物炭S300、S350、S400,对其进行了物性表征,并分析了对实际印染废水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污泥发生了炭化反应,污泥网络结构逐渐被破坏,生物炭表面呈现粗糙不平且不规则的空间结构,其比表面积与孔容积逐渐增大,S400的比表面积达到157.4 m2/g。在28℃,投加量为1 g/L,吸附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S400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率为75%,COD去除率为45%,出水COD为36.4 mg/L,达到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生物炭对印染废水的准2级吸附动力学拟合度更高,其吸附行为更符合准2级吸附动力学,并均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2.
长江感潮河段水动力条件复杂,对该水域溢油事故缺少相应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长江感潮河段溢油风险,从溢油事故对上游水体、敏感点、敏感区影响 3 个要素出发,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危害区特征、危害期特征共 23 个指标。应用该指标体系,基于 EFDC 二维水动力-油粒子模型,以长江南京段水域某码头溢油事故为研究对象,开展溢油风险评价,模拟计算涨急、落急、涨憩、落憩 4 种典型事故发生工况下的风险评价指标值。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在落急或涨憩时刻时不会对上游水域产生影响,发生在落憩时刻时对事故点上游水域影响距离最远,发生在落急时刻时将最快影响到下游的敏感点和敏感区,持续时间与水动力特性密切相关。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全面地刻画溢油风险影响特征,为长江感潮河段溢油风险评价提供量化指标和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3.
以油页岩半焦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多孔托贝莫来石晶体。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实验等方法探讨了晶化温度、晶化时间、残余碳组分对合成托贝莫来石晶体物相、孔特征等性能的影响。XRD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加入Ca O、Na OH水热助剂在晶化温度220℃、晶化时间7 h条件下可合成结晶良好的托贝莫来石晶体;油页岩半焦中残余碳组分在反应早期有利于托贝莫来石晶体的形成。SEM结果表明:水热合成的托贝莫来石晶体呈片状或针状,残余碳组分的存在阻碍托贝莫来石晶体的长大及团聚,增加了托贝莫来石结晶体的比表面积和孔径,这有利于托贝莫来石晶体作为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比表面积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油页岩半焦为原料合成的多孔托贝莫来石比表面积达到76.3 m2/g。  相似文献   
4.
潞新公司砂墩子矿选煤厂是一座与矿井同步建设的现代化矿井型选煤厂,2013年实际生产中暴露出一些与矿井产能不相适应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砂墩子矿选煤厂开拓思维,找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比研究多金属复合填料和颗粒碳填料对曝气生物滤池(BAF)效能的影响,构建了多金属复合填料曝气生物滤池(A-BAF)和颗粒碳填料曝气生物滤池(B-BAF)处理生活污水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A-BAF的COD、NH_3-N、TP去除率比B-BAF分别提升了5.61~13.09、5.92~8.86、3.87~9.68百分点。A-BAF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好,抗冲击负荷能力更强,运行稳定性更高,多金属复合填料对BAF效能的提升更显著。在A-BAF和B-BAF内,生活污水中的NH_3-N降解效果均达到最高,其次是TP,最后是COD,且始终保持更高的NH_3-N去除率。在A-BAF内,当水力停留时间分别达到4、6、7 h时,出水NH_3-N、TP、COD质量浓度分别降至4.93、0.49、46.3 mg/L,达到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6.
针对内蒙古产伴生较多有机质的硅藻土,在采用水洗除杂工艺基础上进行了炭化处理,研究了炭化温度对硅藻土中二氧化硅晶相转变和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炭化提纯硅藻土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缺氧煅烧可以使硅藻土中伴生的有机质炭化,在硅藻壳表面形成无定形碳,从而影响非晶态二氧化硅高温煅烧过程中结晶相的形成.炭化硅藻土表面的碳对溶液中亚甲基蓝和甲基橙染料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并且经在适宜的温度下炭化处理,硅藻土的吸附能力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