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8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钢厂除尘灰制备铁系颜料等的方法及现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钢厂除尘灰综合利用的几种主要途径和国内除尘灰的综合利用现状,重点叙述了氧化铁红等铁系颜料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2.
SAPO-5是一类有重要应用的硅铝磷分子筛,分子筛的晶粒大小、形状和堆积方式影响其物化性质。从晶化条件和合成初始溶胶组成方面,总结可控合成不同形貌SAPO-5分子筛的方法。对合成新型形貌SAPO-5分子筛或可控合成不同形貌的其他结构分子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在多孔性绝缘Al2O3膜基底上形成的导电聚吡咯(polypyrrole, PPy)薄膜的形貌及导电性能进行了改善,并探讨了硅烷自组装膜与导电PPy薄膜的形成机理.用硅烷偶联剂对Al2O3膜表面进行改性后,形成了与基底牢固结合的硅烷自组装膜,然后通过化学聚合法在自组装膜上制备得到了均匀致密的PPy薄膜.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有效地改善了PPy薄膜的均匀性及其与基底的附着性,电导率从5.4S/cm提高到了16.6S/cm.  相似文献   
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粒径为10nm左右、具有超顺磁性的Fe3O4纳米粒子,在Fe3O4纳米粒子外包覆SiO2合成了磁性Fe3O4/SiO2复合粒子,研究了该复合粒子对水溶液中Cd2+离子的吸附性能.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对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SiO2不同包覆量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2包覆量的增大,SiO2壳层厚度增大,内核中包埋的Fe3O4粒子数量增多,Fe3O4/SiO2复合粒子尺寸随着增大,由50nm左右增大到300 nm左右;Fe3O4纳米粒子表现出了良好的磁性能,比饱和磁化强度达73.6A·m2·kg-1,Fe3O4/SiO2复合粒子的比饱和磁化强度随SiO2包覆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Fe3O4/SiO2复合粒子的吸附率随着SiO2包覆量的增多而逐渐增大,最大吸附率为91.0%.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来单原子催化剂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制备过程中提升催化剂活性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单原子催化剂在质子交换燃料电池(PEMFC)和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CO2RR)中的应用。最后结合目前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和挑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以期对进一步构筑具有特定结构和催化功能的单原子催化剂的实验及理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尿素为沉淀剂,利用均匀沉淀法制备(1-x)SnO2*xSb2O3导电颜料(以下简称ATO);探讨了导电机理,对不同制备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及煅烧温度对颜料导电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7.
沈腊珍  胡明  古美良 《功能材料》2006,37(7):1051-1053
研究了在环氧树脂塑料封装材料表面制备导电聚吡咯(PPy)薄膜的化学聚合方法,分析了影响聚吡咯薄膜微观形貌、附着力及电导率的因素.用四探针法测聚吡咯薄膜的电导率,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了表征.通过对电子封装材料的表面预处理与改性,制得了附着性好、均匀连续的聚吡咯薄膜,经掺杂电导率达到了45.10S/cm.  相似文献   
8.
以尿素为沉淀剂,利用均相沉淀法制备出纳米(1-x)SnO2·xSb2O3复合云母钛导电珠光颜料,研究了不同反应基质、基质的加料方式,在基质表面包覆掺锑二氧化锡(简称ATO)的量以及ATO组成中Sn4+/Sb3+的最佳摩尔比等工艺参数与颜料导电性及珠光效应的关系;从云母钛表面结构特点入手,利用双电层概念,探讨了ATO与基质云母钛的复合机理.  相似文献   
9.
湿法制备纳米xSb2O3·(1-x)SnO2导电颜料及导电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尿素为沉淀剂,利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出性能优异的xSb_2O_3·(1-x)SnO_2导电颜料,其粒径约为10 nm,电阻率为36.70Ω·cm。对不同制备方法做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均匀沉淀法所制颜料导电性能明显优于干法。在xSb_2O_3·(1-z)SnO_2前驱体形成过程中有均相成核与非均相成核,以非均相成核为主。通过对样品进行TG-DTA,XRD测试,以及晶胞参数的变化,证实掺锑二氧化锡的半导体化是由Sb~(3 )与Sb~(5 )取代Sn~(4 )的格位所致,其导电性能随锑的氧化态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0.
采用胶束聚集模板法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溴化(-)-N-十二基-N-甲基麻碱为软模板,羧基乙基硅烷三醇钠盐为助结构导向剂,合成尺寸为120±30nm的介孔二氧化硅(mSiO_2)粒子,再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使用水热法包覆聚吡咯(PPy)制备出粒径为150~250 nm的介孔二氧化硅/聚吡咯复合微球(mSiO_2/PPy).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红外光谱(FT-IR)对所得产物的物相、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对布洛芬(IBU)的负载与释放行为,载药率为53.35%,包封率为21.34%.在pH=7.4的缓冲溶液中,72h内IBU释放量为68%,实现了药物缓释.因此,制备的mSiO_2/PPy复合微球为控释给药体系提供了优异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