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1.
胶凝含蜡原油由于其蜡晶的三维网状空间结构,具有复杂的流变性。胶凝原油的流变性质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通过实验,研究了在不同剪切历史和热历史作用下胶凝原油滞回环的不同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降温速率,在同一剪切条件下,当降温速率较低时,其原油屈服应力较大,滞回环曲线凸起较高,但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其应力逐渐接近,滞回环曲线逐渐接近;对于不同的胶凝温度,在同一剪切条件下,胶凝温度越低的,其屈服应力较大,并且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应力之间的差别虽变小,但胶凝温度低的比胶凝温度高的大,在滞回环曲线上可以看到低温度的曲线比高温度的曲线所对应的应力大;对于不同的剪切速率,剪切速率变化率大的,其屈服应力大,但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滞回环曲线相接近,即其应力也逐渐相接近。  相似文献   
2.
3.
电涡流传感器因具备无损检测、非接触测量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等各领域中的微量位移测量、导电介质缺陷检测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然而,受限于线圈结构参数优化、检测电路创新设计和测量误差动态补偿等技术瓶颈,现有电涡流传感器普遍存在灵敏度欠佳、线性度不足、突变温度场下检测精度亟待提升等突出局限,直接制约着其在各类极限环境下高精度检测领域的推广应用。为此,在深入剖析和系统总结国内外电涡流传感器研究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聚焦线圈结构、检测电路以及误差补偿方法,重点探讨了优化其核心性能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并对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构想与展望,以期为多维度提升传感器性能、根源促进其发展应用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工程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培养面临更高的要求。作为土木工程大类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课程,传统土力学和基础工程课程存在教学内容多、学时少、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制约了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导致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各项能力的培养难以达到专业工程认证要求。基于工程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四点毕业要求,相对应提出四点课程培养目标,结合教育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对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进行深层次、多方面地讨论,提出课程改革方案并加以实施,最后,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分析总结具体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了教学改革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采取的具体改革措施较为有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思考能力、实际工程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非洲市场石油地面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提出一个在不设置锚固墩的情况下,可保证球筒进出站管道道能安全运行的方案。以乍得某项目为实例,利用CAESAR Ⅱ软件建立模型进行应力分析,综合考虑ASME设计标准和管道系统受力;通过对比分析传统锚固墩安装方式、柔性安装方式和带地脚螺栓的柔性安装方式,筛选更优化的设计方案。带地脚螺栓的柔性安装方式模型分析更接近实际工况,通过无锚固墩的方式设置进出站管道上的大曲率半径弯头,以吸收埋地管道的大部分热涨应力和降低球筒受到的水平推力,减少了投资,保证了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定期对核燃料组件变形状态及其表面氧化膜厚度开展高精度检测已成为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营的重要举措。针对现有核燃料组件检测装置普遍存在的被动自适应性能欠佳、接触与测量柔性不足、检测精度与效率亟待提升等突出问题,通过设计引入基于变异虎克铰的自适应对中机构、融合接触力动态反馈的主/被动柔性检测单元和基于串并混联的高精度检测机构,创新研制出一款集变形与膜厚高精度检测功能于一体的核燃料组件被动自适应柔性检测装置。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装置变形与膜厚检测机理,基于构建的串并混联闭环检测回路,融合制定的概率化传感误差协同补偿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动态整合的测量误差补偿方法。样机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研制装置能够自适应对中各向异性随机变形下的核燃料组件,满足检测过程中的柔性接触与柔性测量要求,配合提出的测量误差补偿方法,可实现核燃料组件变形及氧化膜厚度的高精度检测,有效提升了核燃料组件的检测精度、检测效率与检测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