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9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了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方法及工艺,介绍了热塑性硫化胶的结构特点,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总结。结合加工特点,对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2.
热塑性硫化胶(TPV)是热塑性弹性体(TPE)的一类,其制备的关键技术是动态硫化技术。该产品可广泛用于汽车工业、建筑业、电子电气业、日用消费品等,需求量将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影响丁基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弹性性能的因素,分析了高温压缩热塑性弹性体的压缩变形机理。结果表明,提高分散相的交联密度和连续相的结晶度都有助于改善丁基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弹性;在氯化石蜡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混合改性剂质量分数为PP总量的10%-20%时,可以大大降低材料的压缩永久变形;橡塑比越高,丁基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弹性越好;压缩温度对弹性的影响很显著,随着压缩温度的提高,材料的压缩永久变形增大;在高温下,被增容的橡胶在压缩状态下黏性增大,弹性下降,产生压缩永久变形,同时高温条件下聚丙烯分子链运动加剧,部分大分子链发生移位。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相容剂和橡塑比(溴化丁基橡胶/聚酰胺用量比)对聚酰胺柔性合金(DVA)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是理想的相容剂,用其制备的DVA相态精细、物理性能优异,PP-g-MAH的最佳用量是10份;随着橡塑比的增大,DVA的物理性能下降,气密性变差,分散相橡胶粒径变大,未能发生相反转。  相似文献   
5.
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与产业化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合成型和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类型、市场概况、产业化进展及最新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几种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新型热塑性弹性体品种,如聚酰胺类TPE、热可逆共价交联类TPE、茂金属催化聚烯烃类TPE、甲壳型液晶类TPE、生物基TPE、新型热塑性硫化橡胶等,对它们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及市场发展概况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它们的应用领域和产业化方向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ATBN/MP复合增容NBR/PP热塑性硫化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端氨基液体丁腈橡胶(ATBN)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对NBR/PP共混体系的增容效果。采用TEM,SEM,DSC分析了NBR/PP共混体系的相态结构及其PP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ATBN/MP是NBR/PP共混体系较理想的增容剂,当ATBN用量为5份,MP为10份时,增容效果最佳;增容剂存在一个临界胶束浓度(CMC),当增容剂浓度大于CMC时,增客剂的增容作用变差。增容良好的NBR/PP共混体系经过动态硫化后,可制备相态结构精细、性能优异的NBR/PP热塑性硫化胶;界面结合加强后,其流动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超细全硫化丁腈橡胶颗粒(UFNBR)与聚丙烯(PP)直接共混、动态硫化丁腈橡胶(NBR)和PP、反应增容法制备了UFNBR/PP热塑性硫化胶(TPV)、NBR/PP TPV和NBR/端氨基液体丁腈橡胶(ATBN)/PP/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TPV,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了3种TPV的等温结晶行为,并利用X...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方法制备了3种不同NBR/PP热塑性硫化胶(TPV),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TPV中P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并分别利用Ozawa方程和莫志深方法对3种TPV中PP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解析。结果表明:TPV中NBR对PP的结晶起成核剂的作用,可提高PP的结晶速率,原位反应增容制备的TPV中PP的结晶速率最大;莫志深方法能很好地描述PP的非等温结晶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前,汽车业对橡塑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汽车内饰材料,排放性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研究并论述了TPO/EPP复合片材原料的开发,采用动态硫化的方法,制备TPO/EPP复合片材原料。深入评估TPO材料的物理性能、弹性性能、老化性能、耐油耐溶剂性能、耐温性能、散发性能,充分论述了TPO/EPP复合片材原料作为汽车内饰片材有优势,从材料-零部件-汽车OEM产业链来论证TPO/EPP复合片材原料在汽车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和氯化聚乙烯(CPE)为相容剂,研究相容剂种类和用量对氯化丁基橡胶(CIIR)/锦纶(PA)12共混体系微观结构、物理性能和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PE相比,PP-g-MAH对CIIR/PA12共混体系的增容效果较为显著,且当PP-g-MAH用量为10份时,CIIR/PA12共混体系的相态结构和综合物理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