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5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解决聚氯代对二甲苯膜(PC膜)表面润湿性较差的问题,采用一种新的表面改性方法即超热氢交联技术(HHIC),引发亲水性高分子聚丙烯酸(PAA)在PC膜表面的接枝反应,从而提高其表面润湿性。实验采用接触角测试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HHIC改性前后薄膜的润湿性、表面化学结构、表面物理形貌、薄膜透光率的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HIC改性能够在PC薄膜表面有效地接枝具有极性官能团的PAA分子,导致改性后PC膜表面的接触角由最初的84°下降到23°。除此之外,改性后PC膜的透光率并没有明显下降,表明HHIC改性没有对PC膜本体造成物理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金花菌数量是审评茯砖茶产品质量好坏的关键指标。以国标为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茯砖茶中金花菌菌落总数计数方法。结果表明,样品前处理的最佳条件为:筛子目数80目,无菌稀释液为0.85%NaCl溶液,振摇时间50 min。该条件下,金花菌菌落总数为(50.75±1.1)×10~5CFU/g。优化方法得到的金花菌菌落总数是国标方法的5倍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杜仲叶茯砖茶加工过程中活性成分及微生物多样性,对杜仲叶茯砖茶不同加工阶段样品活性成分质量分数进行测定,进一步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各样品微生物多样性,并与10 种活性成分质量分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杜仲叶茯砖茶加工过程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曲霉属(Aspergillus)为加工过程中的优势真菌,在原料至气蒸与成型阶段,其相对丰度逐步下降,进入发花阶段后丰度迅速上升,发花4 d相对丰度达95.58%,发花8 d及之后所有阶段相对丰度均在99.99%以上,为绝对优势菌群。杜仲叶茯砖茶加工过程中细菌群落种类丰富,分为7 个门、47 个属,其中的优势细菌属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雷尔氏菌属(Ralstonia)和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原料至发花8 d阶段,细菌群落多样性较高,雷尔氏菌属为此过程中的优势细菌属,从发花12 d起,细菌群落多样性下降,结构趋于稳定,红球菌属相对丰度大幅上升,为发花后期及陈化阶段的优势细菌属。属水平上主要菌群丰度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糖、游离氨基酸、多酚、绿原酸、京尼平苷和桃叶珊瑚苷质量分数均与曲霉属菌群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Apiotrichum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黄酮质量分数与曲霉属、Apiotrichum丰度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0.05)和极显著正相关(P<0.01)。红球菌属丰度与水浸出物、多糖、总黄酮、游离氨基酸、多酚、绿原酸、京尼平苷质量分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质量分数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本研究加深了对杜仲叶茯砖茶加工过程中活性成分含量变化和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为杜仲叶茯砖茶品质形成和提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超疏水涂层因其特有的性质在国防和民用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超疏水涂层脆弱的机械稳定性限制了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提高超疏水涂层机械稳定性的必要性以及失效的原因和机制,强调了聚合物和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刚性和柔性两类基底构建超疏水涂层中的作用,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为提高机械稳定性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展望了超疏水涂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茯砖茶发源于陕西泾阳,属于后发酵茶,霉菌是其发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菌,泾渭茯砖茶是茯砖茶的代表。本研究分析了泾渭茯砖茶发酵过程中的12个不同阶段(0、2、4、6、8、10、12、14、16、18、23、28 d)可培养霉菌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参与的霉菌有8种,分别为冠突曲霉(Aspergillus cristatus)、肋状曲霉(Aspergillus costiformis)、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互隔铰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e)和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其中,发酵前期橘青霉为优势菌群,另外还有少量冠突曲霉、黑曲霉、互隔铰链孢霉和芽枝状枝孢霉;发酵第8 d橘青霉数量仍较多,检出了少量肋状曲霉和黑曲霉,这之后冠突曲霉开始大量生长,在发酵中后期占据主导地位,发酵终点时菌落数量达到134000 CFU/g,占霉菌总数的99.99%。泾渭茯砖茶发酵前期霉菌菌群丰富,随着发酵的进行,其中的冠突曲霉逐渐成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6.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渥堆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性工序。文章详尽综述了近年来黑茶渥堆的研究进展,指出渥堆的实质是湿热环境、微生物及酶综合作用的结果,从黑茶香气、色泽、滋味等方面概述渥堆过程中功能成分的变化,提出利用接种微生物及添加外源物作为创新渥堆工艺的思路,讨论了包括翻堆设备、发酵罐在内的自动化渥堆车间的开发应用及面临的问题难点,以期为黑茶渥堆工艺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7.
茯砖茶历史悠久,外型大多为砖型、体积大,携带及饮用较为不便。通过自然发花,研制出质量在10g以下,表面及内部均发花较好的微型茯砖茶,并对"金花"菌进行分离、鉴定。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含水量30%~32%、模具填充量(7.5~8.0)g/孔、定型时间(15~20)min、灭菌温度(105~110)℃、灭菌时间(3~4)min、发花温度28℃、发花湿度50%、2℃/d逐渐升温干燥的方法获得微型茯砖茶品质较好,茶砖平整、金花茂盛均匀、颗粒饱满,汤色红浓明亮,菌花香纯正、高长,滋味醇厚、回味甘爽,叶底明亮匀齐。经菌落特征和显微结构(有性型和无性型)初步判断微型茯砖茶与传统茯砖茶的"金花"菌实属同一种微生物——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数据的共享日益加强,数据的安全保密越来越重要。为了响应数据安全需求,Oracle在其数据库产品中实现了强大的安全特性。文章从数据库用户安全、权限设置、数据限制等几个方面对Oracle数据库的安全性能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2010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向中央企业宣布了自2010年起全面实施经济增加值(EVA)考核的相关办法与细则,这意味着中央企业从战略管理进入价值管理的新阶段,推广EVA价值管理体系势在必行。责任预算正是落实价值管理的有效工具,为此集团公司、省公司通过任务分解等形式将具体指标予以对标、细化。文章从内部责任中心的实施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