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3篇
水利工程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再生粗骨料制备再生骨料自密实清水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再生骨料自密实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探究了水胶比、砂率及胶凝材料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表观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显著性.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发现胶凝材料含量对混凝土坍落扩展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砂率,水胶比的影响最小;对于7d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水胶比、砂率、胶凝材料含量;混凝土表面灰度标准差受胶凝材料含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水胶比和砂率;对混凝土表面气孔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胶凝材料含量、砂率、水胶比.通过方差分析得到水胶比与砂率对再生骨料自密实清水混凝土的7d抗压强度具有显著性影响;胶凝材料含量对坍落扩展度、灰度标准差和气孔率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办公楼设计理论为基础,分析研究办公建筑设计的特殊性。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阐述办公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重要原则和设计方法。力求总结出e时代(信息时代)设计理念的进步,满足不断演变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将住宅碳排放阶段分为建造阶段、使用阶段、维护阶段、拆除阶段。以预制率为36.8%的上海某项目为例,将装配式住宅生命周期碳排放和现浇住宅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装配式住宅在建造阶段、拆除阶段的碳排放量明显减少,在使用阶段、维护阶段的碳排放量则和现浇住宅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
使用不同种类与掺量的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制备高强度再生骨料混凝土,系统研究再生骨料种类与掺量对干燥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度再生混凝土具有较好的体积稳定性;随着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高强度再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增大;单掺再生粗骨料时,高强度再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较基准粉煤灰混凝土小,这与再生粗骨料所具有的“内养护”效果有关,而再生细骨料的加入会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采用双曲线函数模型对高强度再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进行了拟合,其相关指数均在0.90以上,可较好地预测高强度再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相似文献   
5.
钢筋锈蚀已成为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一大病害,电化学修复技术是确保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方法.对耐久性修复的发展过程以及每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相关作用原理进行了综述,总结、分析了电化学修复效果,并介绍了现行电化学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乃至超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已较为常见。而混凝土的裂缝也较为普遍,而部分裂缝是工程中必须避免出现的,它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本文基于对超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施工技术的阐述,浅谈裂缝的分类与成因,提出控制的方法。一、超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施工1.工程实例某单位工程大板基础设计为长59m×宽44m×厚4.6m,超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成,混凝土共计12500m3。2.难点分析混凝土连续有效浇捣,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冷缝;确保混凝土内表温差的有效控制,避免混凝土产生有  相似文献   
7.
碳纤维结构加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泳 《中华建设》2012,(3):144-145
随着时间的变化,建筑结构的修补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国内外许多建筑都面临着这一问题。碳纤维加固修补结构技术是近年来比较新型的一种结构加固技术,它是采用碳纤维片材(高强度或高弹性模量的连续碳纤维,单向排列成束,用环氧树脂浸渍固化的碳纤维板或未经树脂浸渍固化的碳纤维布,统称碳纤维片材),将片材用专门配制的粘贴树脂粘贴在混凝土构件需补强加固部位表面,树脂固化后与原构件形成新的受力体并共同工作,从而起到加固作用。  相似文献   
8.
裘泳 《长江建设》2012,(3):144-145
随着时间的变化,建筑结构的修补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国内外许多建筑都面临着这一问题。碳纤维加固修补结构技术是近年来比较新型的一种结构加固技术,它是采用碳纤维片材(高强度或高弹性模量的连续碳纤维,单向排列成束,用环氧树脂浸渍固化的碳纤维板或未经树脂浸渍固化的碳纤维布,统称碳纤维片材),将片材用专门配制的粘贴树脂粘贴在混凝土构件需补强加固部位表面,树脂固化后与原构件形成新的受力体并共同工作,从而起到加固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