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金属工艺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阵列电极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电化学研究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论述了阵列电极的发展与其在腐蚀电化学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其在大气腐蚀下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Ag/AgCl固体参比电极研究与应用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Ag/AgCl固体参比电极研究与应用的现状与进展,包括常规尺寸与微尺寸固体参比电极的制作及应用。重点介绍影响固体参比电极电位稳定性及持久性的因素和对参比电极进行评价的技术,针对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改善参比电极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丝束电极技术(WBE)研究了海水液滴下碳钢表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液滴下阴阳极电流值逐渐下降,最终趋于稳定。比较了不同大小的海水液滴下碳钢表面的电流分布,发现液滴越小腐蚀越剧烈,且更易形成不对称的电化学区域。提出了液滴铺展因子的概念。研究发现,随着液滴铺展因子的增大平均电流密度呈指数增加,最大阳极电流密度和阳极电流密度标准偏差线性增加,腐蚀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带锈碳钢在流动海水中的长期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欣  王佳  山川  王海杰  刘在健  邹妍 《金属学报》2012,(10):1260-1266
将Q235碳钢在流动海水中浸泡280 d,利用失重法和多种腐蚀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其在浸泡过程中的腐蚀规律.结果表明,与静止海水浸泡相比,在流动体系长时间浸泡后,电极表面几乎不存在疏松的黄色锈层,而被一层致密的黑色腐蚀产物所覆盖;失重法测得的腐蚀速率随腐蚀时间延长呈现减小的趋势,并最终趋于稳定,与静止海水相比,流动海水中的腐蚀速率高出约1倍;电化学方法测得的腐蚀速率则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与失重法的结果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偏差,并且浸泡时间越长,这一偏差越明显.长期浸泡后,碳钢表面的锈层对电化学测试结果产生影响,是导致电化学方法不能准确评估腐蚀速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采用丝束电极方法结合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Cu在0.6 mol/LNaCl液滴下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液滴下Cu电极表面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电流分布特征,开始时呈现中心阴极边缘阳极的分布,随腐蚀时间的延长电流分布会发生极性反转,呈现中心阳极边缘阴极的分布。对电极表面形貌及产物的分析结果表明,开始时液滴边缘区即有红棕色产物大量积累,而中心区氧化膜生成则较慢。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电极表面逐渐被红棕色氧化膜完全覆盖,中心区氧化膜开始破坏并生成绿色产物,其破坏程度强于边缘区。据此对液滴下Cu的腐蚀机理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开发了能够在四维圆柱空间内定位检测罐内涂层破损区的气相局部电化学检测探头装置,可实现在气相环境中扫描测量罐内圆柱区和罐底平面区涂层表面的电化学状态,准确定位和评价涂层破损区。本文采用该装置定位检测了金属罐底缩区、焊缝区、底面区和罐体区的开路电位及电化学阻抗响应,并根据其相应的变化判断涂层破损区位置和程度。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在气相环境中准确定位检测金属罐内平面和柱面区域的涂层位置和破损状态,在实验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对在海水中浸泡不同时间的Q235钢电极的腐蚀行为和腐蚀速率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长期浸泡的Q235钢电极,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得到的腐蚀速率结果存在很大差异。利用XRD测定了长期浸泡后锈层成分的变化,发现长期浸泡Q235钢电极锈层中的电化学活性成分β-FeOOH在测试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导致利用电化学方法测得的Q235钢腐蚀速率大于失重法的结果,并且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这一偏差增大。对长期浸泡Q235钢电极进行电流密度为-25 μA/cm2阴极恒电流预极化处理后发现,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极化时间也延长,同时,经过预处理之后的Q235钢电极电化学方法测得的腐蚀速率与失重法的结果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表明施加合适的阴极极化预处理能够减小电化学方法与失重法测试结果的偏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