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金属工艺   4篇
矿业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采用磨损试验机、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等研究了两种热处理工艺下的钢球显微组织对磨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度较大的含马氏体组织的钢球磨损量较大,而硬度相对较低的回火马氏体+残留奥氏体磨损量较低。钢球的磨损机理以剥落方式为主,这说明钢球的耐磨性与显微组织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TC18钛合金经锻轧后棒材的近β热处理和双重退火热处理对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近β热处理的试样组织为三态组织或者网篮组织,双重退火试样的组织多为等轴组织;高温退火温度不仅控制α相的颗粒大小,也控制α相的形态。随着中低退火温度的提高,初生αp相含量变化不明显或略有减少,从基体上析出的次生αs相弥散度提高,且有合并长大的趋势;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α相快速长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以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分析了St12铜高频焊管在制作加油管翻边过程中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在St12钢冷轧板化学成分和焊缝质量均符合标准要求的条件下,裂纹主要位于距离焊缝2~3 mm的刮除毛刺区域,裂口为在翻边应变作用下因厚度方向明显减薄而开裂;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变形量过大,超过了St12钢冷轧板的变形极限。选择两种力学性能的St12钢冷轧板,通过Dynaform软件系统对加油管翻边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变形量较大的加油管,应选择塑性应变比r值更高的深冲冷轧钢板。  相似文献   
4.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电镜研究了铝锌合金镀层钢板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使用的镀层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300~450℃的温度范围内长时间使用,镀层表面颜色虽没有变化,但随温度的提高枝晶裂纹逐渐扩展,扩散生成的Al-Si-Fe合金层逐渐由断续分布到连续分布,厚度增加,以致镀层与钢板基体开裂、剥落,耐蚀性能降低.500℃时,镀层很快全部合金化和氧化变色,镀层鼓泡,完全丧失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和断口分析等方法,分析了U75V钢轨闪光焊接头轨腰拉伸断后伸长率不合格的原因。结果表明:钢轨接头和钢轨母材轨腰大量密集分布MnS夹杂物(评级达到3.0级),长条状的MnS夹杂物经闪光焊顶锻后,随金属流线偏转45°方向,当与拉伸过程中的45°最大剪切应力平行时,相当于MnS夹杂物受到横向拉伸剪切,裂纹容易在夹杂物中开裂和扩展,故断后伸长率很低。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炼钢转炉托圈连接螺栓早期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原始开卢妈于变截面过渡圆角的尖刀痕,经短程疲劳扩展后发生脆断。螺栓脆断是粗大的冶金缺陷加之组织不良(粗大的贝氏体+马氏体)导致材料性能恶化的结果。重新热处理后获得了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有望延长螺栓的寿命。  相似文献   
7.
同一工艺制造的一批黄磷储运罐,在灌装液态黄磷时,其中一个罐壁穿孔泄漏造成火灾,不久,另一黄磷罐也发生泄漏。为确定失效原因,对穿孔的罐壁进行了化学分析、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黄磷罐的泄漏是点蚀和缝隙腐蚀的结果,而腐蚀发生在油漆层破裂或机械划伤使金属暴露的局部区域。含磷酸的密封水(pH在1.61~1.83)具有腐蚀性,加速了腐蚀进程。对长期潮湿搁置的黄磷罐,建议在空罐内注满干燥的氮气或处理过的水以防腐蚀。  相似文献   
8.
还原气氛下高炉渣中含钛物相的变化规律是高炉渣高温碳化的关键。实验综合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矿物自动解理系统(MLA)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比还原前后高炉渣物相形貌变化,微区成分变化及物相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还原前后高炉渣中串珠状的钙钛矿转变为弥散状的碳化钛,深绿色板状的富钛透辉石消失不见;微区成分变化显著的是钛元素也从还原前高炉渣中的钙钛矿、攀钛透辉石和富钛透辉石中逐渐转移到碳化钛相和残留的含钛透辉石相中,其含量占还原后全钛的73.69%以上;还原后物相组成明显的变化是钙钛矿和富钛深绿透辉石的减少,碳化钛含量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9.
对钒渣、熟料和残渣中含钒物相微观结构、形貌以及钒元素走向进行了分析, 考察了钙化焙烧-酸浸提钒过程中含钒物相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 钙化焙烧过程中钒尖晶石由初始光滑致密的多边形逐渐氧化成多孔状态, 直至最后生成凹凸不平的“圆粒状”氧化铁和“短柱状”铁板钛矿, 钒元素也由最初富集在钒尖晶石中逐渐向钒酸钙、氧化铁、铁板钛矿和硅酸盐中转移; 酸浸过程中熟料中凹凸不平的含钒氧化物(氧化铁、铁板钛矿和钒酸钙)逐渐变为“镂空状”铁板钛矿相, 大部分钒元素被硫酸浸出, 残留的钒元素主要赋存于氧化铁、铁板钛矿和硅酸钙中。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宏观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和断口分析等手段对某酸洗-冷轧机组闪光焊低碳Stb35L钢薄板接头在冷轧过程中频繁出现断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闪光焊接头发生开裂和断带的主要原因是其热轧原料钢板的头尾板形较差,而闪光焊前又未对其进行校平或剪切,从而导致接头局部出现焊缝搭接错边现象;在冷轧过程中,焊缝搭接处产生折叠和缺口裂纹,裂纹不断扩展最终导致断带;另焊缝中存在未挤压干净的链状氧化物是导致接头开裂和断带的另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