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3篇
冶金工业   8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采取低碳和复合微合金化成分设计,结合莱钢中型线现有冶炼及轧制工艺设备状况,合理制定了冶炼及连铸工艺和控制轧制工艺参数,并采用轧后空冷方式,成功开发了翼缘厚度9~15 mm欧标S355NL热轧H型钢。经检验,产品各项指标均满足欧标BS EN10025-3标准要求,钢中夹杂物比较少,钢质纯净,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细小均匀,使产品具有优异的低温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莱钢在生产SM490YB海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时出现的腹板开裂、冲击功不合等问题,取样进行了成分、断口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包晶反应、夹杂物、魏氏组织及晶粒度不均是导致缺陷产生的原因。经实施调整C含量控制范围,加强精炼控制,采用全程保护浇注,控制加热温度和终轧温度等措施,H型钢腹板裂纹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组织细化均匀,冲击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V微合金化高强异型钢在轧制过程中易出现翼缘裂边的情况,采用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V质量分数为0.060%~0.080%的连铸坯试样在应变速率为1×10-3 s-1的试验条件下进行了700~950 ℃高温拉伸试验。通过对高温拉伸试样断口形貌、断面收缩率、抗拉强度及应力-应变曲线等的分析,得出试验钢的第III脆性温度区为750~875 ℃,不同变形温度下应力-应变曲线均表现为动态回复,并且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曲线向下向左移动,最大应力对应的应变逐渐降低。因此,连铸生产时应优化配水模型,连铸坯入矫直机温度为900~950 ℃,以保证铸坯良好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4.
充分结合现场空间,设计增加上料翻钢系统,实现钢坯平放装炉。实践表明,粗轧的轧制电流同比下降10%~15%,平装温度控制比竖装温度低10~15℃,降低煤气消耗4%,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莱芜钢铁集团公司为解决带肋钢筋轧后锈蚀问题对其进行余热处理,通过轧后穿水实施在线高温阻锈技术,文中介绍了阻锈机理及处理方法,该技术经济,适用,效果显著,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针对莱钢生产Q345B过程中出现的边裂问题,采用氧氮含量分析、金相检验及电镜检验等物理化学检测方法,对钢带取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铸机的二冷水量与拉速不匹配是产生边裂的主要原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针对莱钢特厚规格Q275D热轧H型钢纵向低温冲击性能不合格的问题,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混晶组织是造成低温冲击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根据莱钢现有设备,通过优化成分设计和控制轧制工艺参数,使得此规格H型钢晶粒尺寸细小均匀,-20℃纵向V型冲击功平均值大于160 J,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莱钢结合HRB400热轧带肋钢筋生产经验,按钢筋的钢种、规格大小采用不同的微合金化方法,进行窄成分范围设计;并采用了合理的冶炼和加热、轧制等生产工艺参数,成功开发了HRB500E抗震钢筋,并优化提升了HRB400E钢筋的抗震指标。证明莱钢目前生产的抗震钢筋抗震性能优良,强屈比、延伸率、冷弯性能均达到了标准要求,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能够较好地满足工程抗震设计、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热轧耐低温型钢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裂边、毛边及裂纹等缺陷问题,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及EDS 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缺陷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裂边表层及内部裂纹附近发现存在残余元素砷、铜在钢基体表面及晶界富集的现象。分析了砷、铜导致微合金化钢铸坯及轧材产生裂边等缺陷的机制,并提出了将铁水中As质量分数控制在0.008%以下,Cu质量分数控制在0.020%以下等改善措施,对防止残余元素对耐低温型钢等品种钢材表面质量产生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莱钢结合HRB400热轧带肋钢筋生产经验.按钢筋的钢种、规格大小采用不同的微合金化方法,进行窄成分范围设计;并采用了合理的冶炼和加热、轧制等生产工艺参数,成功开发了HRB500E抗震钢筋,并优化提升了HRB400E钢筋的抗震指标。证明莱钢目前生产的抗震钢筋抗震性能优良,强屈比、延伸率、冷弯性能均达到了标准要求,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能够较好地满足工程抗震设计、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