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XD—FHZ智能实验仪在测氩原子第一激发电位时,在不同的灯丝电压、栅极电压和反向电压下进行实验,并对各种误差出现的可能性作具体分析,指出减小误差的方法.综合各种因素,给出最佳参数组合,并在此组合下给出了测量数据及处理结果,灯丝电压U1=3.0V,栅极电压U1=1.8V,反向电压U3=7.0V.在该参数下测得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U0=11.6V.  相似文献   
2.
采用元胞自动机原理建立了材料在加热过程中相变的模拟方法,模拟了加热和保温结束时的微观晶粒分布和大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得到的数据与实验数据一致,该法可用于完整热处理过程的模拟和操作参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充型过程数值模拟中紊流模型与层流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结合壁面函数的层流模型和K-ε紊流模型,对重力及压力铸造条件下的型腔充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重力充填过程,结合壁面函数的层流模型可获得与结合壁面函数的紊流模型相似的结果,计算效率大大提高;但对压力条件下的充填过程,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有明显差别,紊流模型更接近实验结果。所以,对于重力充填过程,结合壁面函数层流模型可近似代替紊流模型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熔渗到陶瓷预置体内的金属凝固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不同时刻时,材料内部的温度场及预应力场.结果表明,由于金属和陶瓷传热系数的差异,随着凝固过程的进行,材料内部温度场呈现出由外向内的非线性变化趋势,而预应力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