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420Al—Li合金超塑特性及微成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最大载荷法研究了1420Al-Li合金的超塑特性,根据试验获得的超塑特性参数,采用两种形式的模具对1420Al-Li合金的微成形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成形压力,保压时间对微成形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分析了成形件的微观形貌,更好地理解了材料在微成形时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Zn-Al22合金超塑微成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超塑成形工艺研究了细晶超塑Zn-Al22合金的微成形。采用表面带有微槽和微孔两种形式的不锈钢模具,对所选材料进行了微成形性试验,并利用提出的评价方法对其成形进行评价。微挤压试验证明了材料的微成形性。分析了润滑、压力及模具结构对成形的影响。采用SEM对成形件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传统发酵工艺,通过在发酵阶段进行菌种强化结合在蒸馏烤酒阶段进行工艺优化(头尾酒浸提菌剂后返回地锅蒸馏)提升酱香型白酒基酒中四甲基吡嗪(TTMP)的含量。结果表明,采用菌种强化、工艺优化及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能将酱香型白酒基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含量提高160.71%、85.75%和202.75%。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菌种强化结合工艺优化的技术对基酒的感官风味影响不大。该研究提供了一种适合企业落地应用的进一步提高酱香型白酒基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利用酿酒酵母工程菌株生产2,3-丁二醇的 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3-丁二醇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和运输燃料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因而提高2,3-丁二醇的产量一直备受研究者们关注。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利用微生物发酵可再生资源生产2,3-丁二醇以取代传统的化学合成法,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常见的2,3-丁二醇产生菌有克雷伯氏菌属和芽孢杆菌属,它们能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高效生产2,3-丁二醇。然而这些细菌被认为是潜在的病原菌,难以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因此,研究者们又将目光转向了酿酒酵母。就安全性和工业化生产要求而言,酿酒酵母是生产2,3-丁二醇的理想菌种。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酿酒酵母产2,3-丁二醇的优势和不足,2,3-丁二醇合成代谢途径及其基因工程菌株构建的方向,以及通过代谢工程将酿酒酵母改造成能高效、高质、高量产生2,3-丁二醇的理想菌株的研究关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用电沉积方法制备的纳米Ni和Ni/SiCp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塑特性,在试验温度410℃和450℃,应变速率为8.3×10-4s-1~5×10-2s-1的条件下,纳米Ni和Ni/SiCp纳米复合材料均表现出超塑性.当温度为450℃、应变速率为1.67×10-2s-1时,在Ni/SiCp中获得最大延伸率为836%;在同样的温度下应变速率为1.67×10-3s-1时纳米Ni获得最大延伸率为550%.对超塑性变形后组织的分析表明,晶界滑移是主要变形机制,晶粒长大至亚微米/微米量级后,变形机制是位错协调晶界滑移和位错滑移塑性.  相似文献   
6.
以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TD1为供试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该菌株产胞外多糖(EPS)条件,并对其胞外多糖的 抗氧化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菌株TD1产胞外多糖的最优条件为蔗糖109 g/L、Ca2+ 0.2 mmol/L、无水乙酸钠6.7 g/L。 在此优化条件 下,EPS含量为(57.58±2.04) g/L,是优化前(32.71 g/L)的1.76倍。分别测定上述发酵条件获得的粗EPS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菌株 TD1所产的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亦增强,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 基和NO2清除率分别为(55.23±2.18)%、(95.34±2.33)%、(56.61±3.09)%和(5.32±0.18)%。  相似文献   
7.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作为“细胞动力车间”能够生产生物燃料和工业产品,2,3-丁二醇(2,3-BD)是其重要的一 种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但野生型S. cerevisiae合成2,3-BD的效率低,制约着工业化生产进程,因此,应用代谢工程 法优化代谢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极其重要。 该研究对近年来利用代谢工程手段来提高S. cerevisiae 2,3-BD产量的策略进行了总结, 主要包括:过表达2,3-BD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编码基因;敲除编码乙醇、甘油、乙酸等分支途径的关键酶基因;利用可再生能源合成 2,3-BD;应用辅因子工程手段对S. cerevisiae合成2,3-BD的代谢网络进行重新设计及合理改造等。 对S. cerevisiae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 了展望,为实现生物燃料2,3-BD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轧制镁合金超塑性和超塑胀形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对轧制态MB15镁合金进行了超塑性拉伸实验 ,结果表明 :晶粒尺寸为 5 .9μm的MB15镁合金板材 ,在温度为 5 73K、初始应变速率为 5 .5 6× 10 -4s-1的变形条件下 ,获得的最大延伸率为 30 9% ,应变速率敏感指数为0 .34;当真应变为 0 .3时 ,试样的晶粒尺寸为 4 .5 μm ,说明在拉伸初始阶段轧制镁合金可以获得细晶组织 ,同时发生了部分动态再结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断口发现典型的超塑性空洞形貌特征。通过胀形实验可以看出 ,该镁合金板材的超塑成形性能好 ,具有良好的超塑性成形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对乳猪小肠各段的乳糖酶活力的检测分析表明,乳糖酶主要分布在由十二指肠和空肠段;乳猪乳糖酶可能属于诱导酶;乳糖酶的分泌量与饲料中的乳糖含量和乳猪的营养状况相关;乳猪乳糖酶的乳糖酶反应动力学常数Km为0.759 5 mmol.  相似文献   
10.
SiCP/ Ni 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塑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SiCP / Ni 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塑性。SiCP / Ni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获得。拉伸实验温度为410 ℃和450 ℃, 应变速率范围为8.3 ×10 -4~ 5 ×10 -2 s -1 。温度为450 ℃、应变速率为1.67 ×10 -2 s-1时, 获得的最大延伸率为836 %。采用SEM、TEM 分析了沉积态材料的表面形貌、断口形貌及变形后的组织, 并对变形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SiC 颗粒稳定基体组织有利于实现材料的超塑性, 低空洞体积分数有助于获得大延伸率。晶粒长大到微米尺度时, 变形机制主要是位错协调的晶界滑移和位错滑移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