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Zr、Cr和La的复合添加对铝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在铝中复合添加Zr、Cr和La可明显抑制铝的再结晶,并使铝强化。与同时加入Cr和La相比,同时添加Zr、Cr和La能更有效地抑制铝的再结晶,强化合金能力也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幢平面和竖向都不规则的五层T形框架结构的设计过程,包含多个结构方案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提出了多层不规则框架结构的设计对策和方法,可供同类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东方巴黎霞飞苑位于上海南昌路南侧四街坊,陕西南路以西,襄阳南路以东,基地面积14799m~2,总建筑面积85279m~2,霞飞苑地下1层为停车场,地上为3幢35层的高层住宅和1幢5层会所,其中A座住宅建筑面积23380m~2,高层住宅为剪力墙结构体系。每幢高层住宅的底层均设有挑高两层的酒店式大堂,为此,设计通过3层楼面的局部厚板转换层将上层剪力墙荷载传至大堂大圆柱上,造就了大堂通透的大空间,尽显豪华和气派。现就A座住宅转换层结构形式作一介绍。A座住宅平面见图1。  相似文献   
4.
陆家嘴时代金融中心SRC梁式转换层节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下室平面布置要求,陆家嘴时代金融中心一层东侧一根柱无法直接落地,上下柱形成1.4 m小偏移.该处竖向荷载巨大,为此设计了SRC梁式转换层,通过型钢混凝土转换梁将荷载传至下部型钢混凝土框架柱.鉴于转换节点附近局部构造复杂,受力及传力途径不十分明确,设计制作了两个1/5模型结构进行极限承载力试验.区分转换梁工况和框支柱工况,分别测试了节点区典型位置混凝土表面的位移和应变以及关键部位型钢和主筋上的应变,观察了混凝土开裂及裂缝发展过程,确定了转换节点在极限荷载下的破坏形态及承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转换节点设计基本合理,能够满足结构承载要求.  相似文献   
5.
胡振青  钱江  周春 《建筑结构学报》2010,31(11):119-125
某超高层建筑一层的一根柱无法直接落到地下室,上下柱形成1.4m小偏移。该柱竖向荷载巨大,为此设置了转换梁,形成小偏移错位柱SRC梁式转换层,将荷载传至下柱。鉴于小偏移错位柱SRC梁式转换层节点区构造复杂,受力及传力途径不十分明确,进行了转换层节点承载性能研究。通过转换层有限元分析和1/5模型承载力试验,明确了转换层节点在设计荷载和极限荷载作用下型钢、钢筋、混凝土的应变、应力、混凝土开裂情况及转换梁的挠度变化情况。得出该转换层节点区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结构设计满足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的要求;在大震组合值作用下,转换层节点出现较大裂缝,但能够继续承载。研究表明:小偏移错位柱SRC梁式转换层破坏区域为上柱、偏置下柱以及二者之间的转换梁组成的转换层节点区,该转换层极限荷载由节点区混凝土开裂状态确定。此类转换层的设计原则为满足转换层节点的延性和超强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岳建勇  周春  任臻  王湧  胡振青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Z1):1552-1555
目前超高层建筑深基坑面积大,深度深的工程越来越多,基坑临时支护结构与超高层建筑地下主体结构相结合已经成为上海软土出地区深基坑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探讨超高层建筑地下主体结构与基坑支护结构相结合的设计与工程应用,包括利用地下主体结构型钢混凝土柱中的型钢钢骨作为临时竖向支撑立柱和底板范围内如何合理设置临时水平支撑等,并给出支撑轴力实测结果与计算分析结果,对主要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8.
无铅易切削黄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我国无铅易切削黄铜的研发进展,回顾了我国目前已研究的无铅易切削黄铜体系,重点总结了无铅易切削铋黄铜的研究成果.对无铅易切削黄铜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也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9.
铜基石墨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基石墨复合材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摩擦材料和电接触材料等领域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综述了铜基石墨复合材料在改善铜基体与石墨增强体结合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基体合金化、石墨的表面处理、添加粘结剂等,重点介绍了铜基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并概述了其导电导热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工艺性能及应用,最后展望了铜基石墨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认为取代现有的易切削铅黄铜合金将成为铜基石墨复合材料今后研究和应用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建筑功能、结构性能和经济性能最佳的设计方案,对多个方案进行比选是设计过程中重要步骤。在进行超高层建筑---上海陆家嘴时代金融中心结构设计方案的比选过程中,有5个不同材料的外框架体系可供选择,设计师通过对其进行安全性、工期、造价、使用空间方面比选,最终选择了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其中核心筒体采用型钢混凝土筒体,外围框架下部为型钢混凝土框架,中间为混凝土框架,上部为钢框架的结构设计方案。并计算了不同钢结构层数对基础设计的影响。在进行4个桩基方案比选过程中,通过桩型、持力层和进入持力层深度的比较,桩型选用了灌注桩,并结合场地的地质条件,使用桩端后注浆技术,减短了桩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