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7A04铝合金超厚板的显微组织、性能及淬透性。结果表明:225 mm厚的7A04铝合金热轧板材经过475 ℃×340 min的固溶淬火处理后,再进行120 ℃×24 h 时效,其表面的力学性能最好,抗拉强度为584 MPa,屈服强度为500 MPa,伸长率为11%;T/4厚度层力学性能最差,抗拉强度为396 MPa,屈服强度为257 MPa,伸长率为11%,强度与表面分别相差32%、49%。淬透深度为单面32 mm。通过调控化学成分、加大轧制压下量、增加淬火冷却速率等可改善板材表心力学性能之差,并提高淬透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万能试验机等试验手段,研究了7050热轧板T651态热处理工艺优化,分析了时效态板材的断裂机制,得到了最佳的时效热处理制度。结果表明,经过475℃×30min的固溶处理后,板材晶界处第二相基本完全固溶进铝基体,固溶效果良好;经过130℃×15h的时效处理后,板材的力学性能达到最高,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分别为603MPa、539MPa、17%。  相似文献   
3.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了一种Al-Zn-Mg-Cu系7X75铝合金在变形温度300~460℃、应变速率在0.1~8.0 s-1的热变形行为,建立了合金的本构方程,并结合EBSD和TEM对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降低,低应变速率下合...  相似文献   
4.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组织观察以及断口形貌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5456铝合金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5456铝合金板材伸长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其强度、屈强比及硬度则逐渐减小,当退火温度达到320℃后板材力学性能趋于稳定;退火温度由260℃升到280℃时,板材组织由纤维状变形组织向等轴再结晶组织转变。不同退火温度下5456铝合金板材拉伸断口均呈韧性断裂。综合得到5456铝合金冷轧板最佳的退火温度为320℃。  相似文献   
5.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电导率检测以及显微组织观察等方法,研究了退火工艺对5A06铝合金力学性能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5A06铝合金板材强度逐渐减小,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电导率先增大后稳定不变。综合得到5A06铝合金板材最佳退火制度为310℃下保温3 h。  相似文献   
6.
通过拉伸试验、显微组织、扫描电镜及差热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研究固溶处理制度对7A09铝合金热精轧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A09铝合金板材经过470℃1 h+482℃1 h+490℃20 min强化固溶处理,然后进行120℃24 h时效后,其横向抗拉强度为607 N/mm~2,屈服强度为517 N/mm~2,伸长率为15.3%,且合金中S(Al2Cu Mg)相回溶。  相似文献   
7.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表面粗糙度检测以及金相观察等方法,研究了退火工艺对2024铝合金力学性能和化铣后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2024铝合金板材组织经历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3个阶段,板材强度先减小后增大,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化铣后板材表面粗糙度亦先减小后增大。综合得到2024铝合金板材最佳退火制度为380℃保温3 h。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初生相重熔与反常共晶形成之间的关系,在一定过冷度范围内制备温度再辉被抑制的Ni-19.6%P(摩尔分数)共晶合金薄片试样,得到完全规则的共晶组织。随后将薄片样品快速加热到介于凝固形核与共晶反应之间的特定温度,观察到反常共晶结构的形成,并且反常共晶组织的体积分数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此外,在快速加热后所获得的反常共晶组织中α-Ni的取向随机,而β-Ni3P相则呈现共同的取向。α-Ni为固溶体,但是β-Ni3P为具有一定化学计量比的金属间化合物,充分说明初生规则共晶的重熔正是反常共晶组织的成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