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永梅  娄国栋  荆毅 《焊接》2023,(11):13-19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等方法,采用单脉冲电阻点焊连接技术研究不同的焊接时间和焊接电流条件下不等厚度22MnB5/DP590点焊接头组织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利用JMatPro热力学模拟软件对DP590和22MnB5母材的电阻率和导热率等热物理参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点焊接头的熔核区为粗大的板条马氏体;两侧热影响区按照原奥氏体晶粒大小可分为粗晶区和细晶区;当焊接电流为8.5 kA、焊接时间为160 ms时,22MnB5侧的热影响区出现液化裂纹;随着焊接时间的增加,熔核直径先增加后下降,母材两侧的压痕率均增加,且22MnB5侧的压痕率大于DP590侧的压痕率,熔核向DP590侧偏移;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熔核直径增加,压痕率先增加后保持不变,熔核偏移有所改善;熔核区和热影响区显微硬度高于母材,其中22MnB5热影响区显微硬度最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力模拟方法对Fe-3%Si钢热变形参数对静态再结晶的影响以及显微组织和晶界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相铁素体硅钢而言,变形(等温)温度越高,应变和应变速率越大,再结晶动力学进程越快。在应变为0.8、应变速率为2 s~(-1)和等温3000 s条件下,变形(等温)温度从900℃提高到1100℃时,再结晶软化率由28%提高到70%以上。对于含奥氏体的硅钢,热变形参数对软化率的影响与不含奥氏体的硅钢呈现基本相同的规律,但奥氏体的出现增加了材料的再结晶率。对于初始晶粒尺寸为131μm,奥氏体含量为8%的Fe-3%Si钢,会随着退火时间的增长,小角晶界从轧后1 s淬火到轧后退火50 s由24%降至7%。等温时间达到15 s以内,大角晶界明显增加,小角晶界大幅减少。50 s时小于5°的取向差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3.
TSCR热轧工艺参数对Fe-3%Si钢带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验室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Fe-3%Si钢带,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研究了TSCR热轧工艺参数对Fe-3%Si钢带织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几种热轧工艺制度,热轧板沿板厚方向均呈现织构的不均匀性,表面附近主要有<101>//ND,中心层主要有<001>//ND.不同工艺热带次表层织构组分基本相同,有{110}<001>Goss织构、{110}<112>brass织构和S织构,只是强度有所区别.铸坯以表面温度≥1000℃入加热炉,保温1200℃,保温20min,压下制度为70→42→22→12→7→4→2.5→2的试样,其次表层各织构组分及体积百分含量与传统工艺生产Hi-B钢的结果最接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实验室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TSCR)工艺条件下铸坯出模淬火、1200℃保温淬火、热轧3道次淬火和热轧7道次抑制剂(硫化物和氮化物)析出的TEM观察.分析了析出相的成分和铸坯装炉温度对抑制剂析出规律的影响,得出铸坯出模淬火有极少量抑制剂析出,1200℃保温可以重新固溶细小或不完全析出的抑制剂.经3道次热轧淬火的带钢中有少量抑制剂析出,而轧制7道次的热轧带钢中有大量抑制剂析出.铸坯以840℃和大于1000℃入1200℃加热炉其热轧带钢抑制剂的析出粒子平均尺寸和每个视场析出粒子数量基本相同,含Cu的析出粒子尺寸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按照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流程试制了Fe-3%Si硅钢热轧板,采用EBSD和X射线衍射方法观察了A钢和B钢热轧板和常化板的织构组织,分析了α、ε和γ取向线上织构取向密度变化规律。A和B钢热轧板具有相似的{110}〈112〉和、{001}〈110〉和{001}〈010〉和高斯织构组织,A试样表层的晶粒均匀性较差,B试样具有较强的γ织构取向。采用EBSD观察比较了A钢和B钢热轧板和常化板的垂直TD面的EBSD微观织构组织,A钢和B钢常化退火后基本保留了热轧时形成的中心部位的组织,而次表层和表层晶粒发生了再结晶长大,晶粒组织和织构梯度减小,织构主要集中在{001}〈^-1^-10〉和{001}〈0^10〉和之间以及高斯织构上。常化后织构的总体强度下降,高斯强度减弱。试验研究结果为开发薄板坯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电工钢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论述我国钢板生产技术的现状,分析电工钢现有生产工艺技术关键及其所存在的问题.阐述连铸连轧工艺技术的发展情况,研究和分析采用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电工钢的技术优势及可行性,提出连铸连轧生产电工钢的课题开发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热模拟机上通过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铁素体单相和含有少量奥氏体的两种Fe-3%Si钢的高温变形行为,并建立了试验钢的高温本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变形温度900~1100℃、应变速率0.05~2 s~(-1),变形量0.8或1.0条件下,Fe-3%Si钢应力应变曲线均为典型的动态回复型,回复速率较快,稳态或峰值应力约30~80 MPa,可见连续动态再结晶现象。单相和双相试验钢的变形激活能分别为298 k J/mol和272 k J/mol,本文建立的高温流变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计算得到的峰值应力、真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前言 有一首歌唱得好:“一团结就是力量”。有一句名言也说得好:“成功在于合作”。纵观历史,有多少次战役不是靠官兵团结奋战而取胜?放眼世界,有哪个建筑奇观不凝聚着成千上万个劳动者的智慧和血汗?如果不是七十多年前的国共合作,我们怎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如今,科技在进步,人类在发展,然而,每一次飞跃不是诸多人共同合作而成功的呢?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制备了Fe-3%Si热轧钢板,采用EBSD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不同热轧总变形量和压下制度下钢板的织构组织,分析了α、ε和γ取向线上织构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轧总变形量由82.9%增大到97.1%时,A成分钢板表层和心部的组织和织构梯度出现,{001}〈110〉取向加强,并向{110}〈001〉和{112}〈111〉等方向发展;B成分钢板在不同压下制度下的织构分布基本相同,但是B1试样的高斯织构取向密度和体积分数较高,C1热轧压下制度有利于高斯织构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李培金  于永梅 《橡胶工业》1999,46(8):472-474
研究了不饱和聚酯对3种型号PV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饱和聚酯的XS3型号PVC料的硬度、扯断伸长率和扯断永久变形高于其它两种型号PVC料,拉伸强度高于XS2型号PVC料,与P2500型号PVC料相同。以XS3型号PVC为基础对稳定体系品种以及不饱和聚酯、碳酸钙、交联剂和纤维用量对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这种型号PVC中,最好选用氧化镁/氧化锌作稳定体系;不饱和聚酯、碳酸钙及交联剂的用量分别以10~20,10和08份为宜;加入聚酯纤维能提高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