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分析影响冷轧带钢工作辊表面粗糙度衰减的因素,探究典型毛化工作辊表面粗糙度的衰减规律,得到可应用于生产现场的工作辊表面粗糙度衰减过程数学模型,针对9Cr2Mo材质的工作辊和Q345材质的带钢,在不同初始粗糙度、不同压力、不同润滑油体积分数以及不同轧制里程数等条件下,进行一系列模拟冷轧带钢轧制过程的毛化表面微观形貌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水平范围内,初始粗糙度、轧制里程数、轧制力对表面粗糙度衰减过程的影响高度显著,其中初始粗糙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轧制里程数,再次是轧制力;而润滑油体积分数无显著影响;从变化过程的数学描述上,工作辊表面粗糙度的衰减量与轧制里程数成指数关系,与初始粗糙度、试验力呈线性关系。以此为依据建立毛化工作辊表面粗糙度衰减过程数学模型,并与现场实测轧辊表面粗糙度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使用不同含量硝酸溶液对5052-H112、5454-H111和5083-H116铝合金板材进行晶间腐蚀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质量损失法对5xxx铝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进行测量时,硝酸含量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对比硝酸含量分别为44%、65%和71%(质量分数)时的质量损失,44%最大、65%次之、71%最小,表明使用71%的硝酸对三种铝合金测量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弱于使用44%和65%的硝酸;因此可以使用我国的分析纯硝酸代替ASTM G67-2013标准中要求的硝酸含量对5xxx铝合金板材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测定,以及GB/T 26491-2011标准比ASTM G67-2013标准更加苛刻。  相似文献   
3.
An MADM-based algorithm called IFM is presented on integrated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selection. It aims to maximize the difference among candidate networks in order to obtain weights of each attribute. Compared with the AHP-based algorithm in several aspect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hows that it ensures the accuray of decision making and improves the distance among candidate networks. The changes of the number of attributes and candidate networks have less influence on the attribute objectiveness of weighted values and attribute importance. Ranking abnormality is reduced due to large difference among candidate networks.  相似文献   
4.
采用磷铬酸法、磷酸法和磷酸钼酸钠法对经过不同封孔工艺处理的6063-T6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封孔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磷酸法和磷酸钼酸钠法与磷铬酸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与磷铬酸法相比,磷酸法缺少了缓蚀剂,当裸露铝基体与阳极氧化膜面积比小于10%时,其失重质量比磷酸法偏高2mg/dm2左右。由于磷酸对铝具有腐蚀性,因此,质量损失随着面积比的增大而变大。所以采用磷酸法进行检测时,应对裸露的铝基体进行密封后再进行试验。磷酸钼酸钠法与磷铬酸法之间的试验误差较小,基本都在±1mg/dm2范围内,并且钼酸钠具有缓蚀剂的作用,与裸露铝基体面积的大小无关。用磷酸钼酸钠法替代磷铬酸法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的评价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更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5.
对新发布的有关高压电器的标准GB/T 11022—2011与现行GB/T 11022—1999中的电磁兼容性规定(包括电磁干扰和电磁抗扰性两方面)做了系统比较。按照新标准编排结构—电磁兼容性要求、电磁兼容性试验和电磁兼容性的现场测量,依次指出了新版的所有变化,并对每一项变化的技术背景及原因做了详细解释和说明。希望这种对比分析能有助于行业内有关产品研制单位和试验单位准确理解新标准,从而为标准中电磁兼容性规定的顺利落实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