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生产中小规格(Ф12~25 mm)直条螺纹钢时,成品经常出现规律或不规律的局部弯曲,弯曲程度均不大,测量严重部位的单米弯曲度在0.2%~0.5%,虽然大部分满足国标GB/T1499.2的(0.4%)要求,但是弯曲度0.2%时,从外观看成品局部弯曲很明显,严重影响着螺纹钢产品外观质量和品牌形象。因此,对直条螺纹钢局部弯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  相似文献   
2.
在验证仿真方法有效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含三种不同形式多胞吸能盒的台车正碰模型.通过100%正碰仿真,分析了不同截面形状吸能盒的吸能效果、压溃性能及压溃力峰值.采用全因子实验设计方法完成了正交试验,并确定九胞吸能盒作为后续研究对象,探究壁厚对吸能盒耐撞性影响,采用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代理模型,再用NSGA-Ⅱ遗传算法完成了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后的九胞吸能盒,压溃吸能量得到提升,压溃力峰值水平降低,且实现了轻量化.  相似文献   
3.
介绍柳钢近年来开展热送热装攻关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节能等效果。  相似文献   
4.
磁脉冲自由胀形后的管件沿轴向材料分布不均匀,且由于其特殊的几何形状无法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取其材料参数。为获取磁脉冲胀形管的材料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压痕试验的磁脉冲自由胀形管件材料参数的获取方法,整个材料参数获取过程包括显微压痕试验、显微压痕试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和基于多岛遗传算法(MIGA)的计算反求3部分。通过显微压痕试验获取胀形管轴向不同位置点处的载荷-侵入量曲线,然后通过改变显微压痕有限元模型中的材料参数使仿真得到的载荷-侵入量曲线不断逼近试验的载荷-侵入量曲线,当两曲线在最小二乘意义上达到误差最小时,由仿真得到的材料参数即被认为是真实的材料参数。最后,将反求得到的不同位置点的材料参数整体代入到磁脉冲自由胀形管轴向压溃仿真中,通过比较轴向压溃仿真与轴向压溃试验的变形模式以及力-位移曲线、峰值力、平均力、总吸能等参数来验证参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正>螺纹钢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骨架,在使用中要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弯曲变形性能及工艺焊接性能。盘螺是通过高速线材轧机轧制的螺纹钢,以盘卷形式交货。盘条螺纹钢牌号与直条螺纹钢相同(HRB400、HRB500等)性能要求也一致。与直条螺纹钢相比,其工艺特点是:通过大量轧制变形和轧后控冷得到足够的性能,可以不采用钒的沉淀强化。自2018年以来,柳钢生产的Φ10 mm HRB400E盘螺出现了多次屈服强度偏低的现象,屈服强度385~410 MPa,抗拉强度610~660 MPa。本文探讨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汽车前纵梁结构(S形薄壁梁)的耐撞性能,引入变截面设计思想对S形薄壁梁进行研究。基于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在轴向动态冲击载荷下开展变截面S形梁数值仿真,研究横截面轴向变化率、横截面几何形状和加强筋对变截面S形梁的耐撞性影响。结果表明,变截面S形梁与等截面S形梁相比在结构吸能方面有较大提升,合理设计横截面轴向变化率、横截面几何形状和加强筋可以显著地提升结构的吸能效果,为汽车吸能部件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二棒生产线在加热过程、轧制过程和精整过程推行的标准化作业管理措施,综合成材率由原来的102.0%左右提高到102.8%。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城市已成为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数字终端作为数字化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用者对城市认知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影响城市形象的外在因素之一。从数字化城市入手,通过研究我国数字化城市建设的现状,提出城市空间数字终端产品的设计,要注重产品形态和交互界面,并以公交站台为例进行了设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庞通 《铸造技术》2014,(7):1417-1419
以Ni-15Cr-3.5B非晶箔带为中间层,采用瞬态液相连接工艺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进行连接。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液相连接接头的组织形貌进行分析观察,利用EBSD(电子散射衍射仪)对连接区和基体的结晶取向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接头主要由基体金属区、基体/中间层金属界面扩散区和连接区组成,扩散区的主要组织为M3B2细微颗粒;连接区则是MB+γ′和M23B6+γ′的共晶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