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27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异型螺纹的加工问题,研究数控程序编制的自动化。基于Edgecam软件提出了螺纹加工的智能化编程方法;论述了工艺设计、软件设计和程序编制等关键技术,利用PCI和PDI等二次开发语言编制了程序;以某零件的螺纹圆弧加工实例测试了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螺纹制造的智能化和快速化,为其它智能编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钣金件的数字化制造,提出了钣金的数控冲压加工,研究了基于CNCKAD软件的数控程序编制问题。首先,选择典型的数控冲压设备,编制冲压加工工艺;然后,建立制造数学模型,定义编程操作,生成数控机床用的加工程序;最后,通过实例仿真加工,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村水井在水利改革中资产评估,水价核定这两个突出问题,进行了典型工程的评估与测算。从数据收集,综合测算,确定出机井收费的标准,单井理论收费价,自然村的综合水价,使农民的水电费负担公平合理化。  相似文献   
4.
大型轧辊加热炉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鞍钢轧辊厂大型台车式轧辊加热炉的设计,并对主要结构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压力圆顶的腹板组件零件特点,制定出可行的工艺方案,提出利用曲面真空铣夹定位进行数控加工的方法,论述了夹具制造和零件加工的典型问题,经过生产证明了加工工艺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液压阀块的数控铣削加工问题,提出了自动化数控编程的解决方案。论述了数控加工工艺规划、制造特征构建和编程操作定义,基于VB.NET和PCI、PDI等Edgecam的二次开发工具开发了快速编程系统。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其他机床的智能编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采用五轴机床加工时,对不同类型的加工表面所采取的各种不同的加工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自主研发的API-TOF MS 10000电喷雾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ESI-TOF MS)对离子准确质量数测定的准确性及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前景,采用该仪器对新药研发中涉及的291个天然产物及合成物进行质谱分析。以三氟乙酸钠为内标物进行仪器质量轴校准,将测试得到的目标离子准确质量数与理论准确质量数对比,计算两者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248个样品的分子质量测试结果与预期一致;对其中202个样品进行高分辨质谱测试,所得实验值与理论准确质量数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10-6;与预期不一致的实验结果提示样品的结构解析有误,并得到了其他波谱数据的验证。采用API-TOF MS 10000和美国AB Sciex公司的QSIAR Elite型Q/TOF MS对抗癌药物马来酸阿法替尼和降糖药利格列汀杂质进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API-TOF MS 10000与国际同类仪器对药物分子准确质量数的测试结果无明显差异,可以提供化合物准确的分子质量和分子式信息,是新药研发中药物分子结构解析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针对Edge CAM软件数控车循环编程的程序生成问题,提出了后置处理器建构解决方案。首先,提出了Edge CAM的程序编制流程,论述了基于Code Wizard的样式表定制和代码构造等后置处理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了后置处理轮廓循环程序的CODE编程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为其它机床的后置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组合机床滑台的液压系统的设计原理,而后基于德国Festo公司的液压系统仿真软件FluidSIM建立了仿真模型,最后执行了电液系统联合仿真操作,仿真结果说明了电液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