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5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35篇
矿业工程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TiAlN涂层整体圆柱立铣刀,以200~942m/min的铣削速度,对淬硬P20钢进行了高速铣削试验,研究了各种切削速度下的切屑变形。对于淬火硬度为41HRC的P20钢,切削速度为754~942m/min时,形成了带有绝热剪切带的锯齿形切屑;对于淬火硬度为32HRC的P20钢,锯齿形切屑形成的切削速度是848~942m/min;切削速度和工件硬度对切屑变形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切屑纵截面尺寸的微观测量,建立了高速铣削淬硬钢时锯齿形切屑变形的计算模型。结果显示:应变、应变率和锯齿频率随切削速度增大而快速增大,在切削速度为942m/min时,它们分别高达23、107s-1和244kHz。  相似文献   
2.
通过给定不同的钻头直径,转速和进给量,进行多次BTA钻削实验,获得了不同切削参数下钻削加工轴向力和扭矩。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利用MATLAB建立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输入切削参数可以预测到轴向力和扭矩。将预测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对比表明,所建立的网络模型能够很好的学习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有效预测BTA钻削时的轴向力和扭矩,为其钻削性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BTA钻杆内切削液的Reynolds方程,得出钻杆所受流体力与钻杆转速、涡动和挤压效应之间的关系。分析深孔加工钻杆产生涡动的原理,指出促进钻杆正进动的流体分力是钻杆发生涡动的根本原因。模拟并分析了在不同时刻钻杆圆涡动形态,指出在只受到流体力时,钻杆可以稳定地运动。研究钻杆的反进动,揭示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利用MATLAB软件模拟分析添加挤压油膜阻尼器前、后钻杆的运动情况,证明挤压油膜阻尼器可以显著减小钻杆涡动。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机械臂视觉系统标定方法存在标定误差大、精度低以及标定过程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数字孪生的手眼标定方法,通过分析标定原理给出标定方法以及搭建机械臂孪生虚拟平台,实现虚实空间的数据交互。结果表明:提出的手眼标定方法具有抓取精度高、抓取性能良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双向圆弧齿轮是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齿轮。本文研究了国产滚齿机加工双向圆弧齿轮的可行性,并论证了切齿方案和机床传动的改造。  相似文献   
6.
随着产品制造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增强,企业必须开发产品来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对于设计者而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增加产品的竞争性和减少产品的生命周期.本文介绍了一种系统化和自动化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是以运动链再生为概念设计的基础,实现了机械系统从概念设计到虚拟实体设计.使用本方法,所有机械产品设计的过程,从概念设计到结构设计、虚拟装配和仿真,到虚拟实体原型都可自动实现.  相似文献   
7.
针对渐开线齿轮设计、加工及啮合中难以理解的内容 ,借助于计算机图形学工具 ,形象、直观地动态模拟齿轮范成加工及配对啮合时的情况。实践证明它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 ,更有效地掌握齿轮传动的理论与实践内容。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参数化图形管理系统PDMS(ParametricDrawingManagementSystem)的原理和关键技术.方法本系统采用交互式绘制草图方式定义零件原型图,对原型图进行参数化处理,从参数图中可以生成不同尺寸参数值的零件图.结果本系统不仅可以建立参数化标准件库,而且可用于建立复杂结构的参数化非标准件库.结论本系统运行良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双向圆弧齿轮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齿轮。本文研究了在国产滚齿机上加工双向圆弧齿轮的可行性,并就切齿方案和机床传动链的改造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运用视觉技术对轴承进行质量检测与尺寸测量时,能够准确地识别定位到目标轴承,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轴承识别与定位算法。通过对采集到的轴承图像进行预处理,分割出目标图像并提取图像的外轮廓边缘特征;设置轴承的模板图像,结合图像的Hu不变矩特征对轴承进行识别匹配;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图像边缘点进行圆拟合并采用迭代法进行修正,通过计算圆心的位置坐标,实现对轴承的定位。实验结果为:轴承的识别匹配度在0~0.03之间,定位误差在0.5像素以内,满足系统对轴承的识别定位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