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7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8篇 |
综合类 | 31篇 |
化学工业 | 31篇 |
金属工艺 | 11篇 |
机械仪表 | 28篇 |
建筑科学 | 134篇 |
矿业工程 | 9篇 |
能源动力 | 6篇 |
轻工业 | 19篇 |
水利工程 | 36篇 |
石油天然气 | 7篇 |
武器工业 | 5篇 |
无线电 | 6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8篇 |
冶金工业 | 10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3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Chat是空口基于CDMAFVDORevA技术,叠加在分组域上的一种PTT业务。文章针对QChat与专业TETRA集群系统做了对比分析,介绍QChat的组网架构图以及关键技术,研究QChat的网络规划,重点分析QChat的容量规划需要考虑CDMAEVDO的反向负荷受限。 相似文献
2.
长洲水利枢纽二期导流围内江,坝址属软基河床,龙口段覆盖层为含泥砂卵砾平均厚度达9 m,上游龙口采用单向从左岸向右岸立堵进占,龙口进占时龙口处河床冲刷较深.右岸预进占段裹头保护,龙口不护底,通过加大抛投强度和抛投特殊料物等措施,达到快速合龙的目的.对软基河床的截流设计与施工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或直流炉)机组协调与给水控制系统,其被控对象具有多入多出强耦合、非线性、变参数的特点。研究工作以受控系统能控且可稳为设计目标,以2种类型的实际运行机组为研究实例,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针对直流炉机组给水控制系统的技术难点问题,首先分别给出协调与给水控制系统单独运行时的稳定性条件及证明,再进一步由数学推理给出整个控制系统联合运行的稳定性分析。以2台300MW亚临界直流炉机组和1台600MW超临界机组的实际运行效果,验证了该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数学分析还揭示了控制系统中PID调节器的作用,为实际工程应用中参数整定和误差估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研究了初始辐射场为由SU(1,1)相干态描述的压缩真空态时,Stark效应对双光子Jaynes-Cummings模型中原子和场的压缩效应,以及光子的反聚束效应的影响。作为比较,本文也讨论了初始辐射场为相干态光场时原子和场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正处在深化之中,为了建立有利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税体制,本文以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为视角,分析了当前地方财政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地方政府财政职能配置,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ESP英语课程以其广泛的实用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课程改革者的支持.基于建工类专业学生和教师的ESP需求分析,以培养学生的职业交际能力为目标,将ESP教学引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提出了"EGP+ESP"为主导的职场英语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1.圩区小城镇规划的特殊性 1.1 圩区的传统聚落模式及其演变 高淳圩区分布于高淳西部低洼地带,由于经常受皖南山洪及长江过境客水的威胁,再加上地处梅雨带和台风多发区,每年雨季,主客水汇聚本地(为保太湖地区,历史上一直在高淳东部山地筑东坝阻洪水下泄),外洪内涝必击,历史上曾多次破圩决堤,造成房倒田淹,老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局面。正是基于对洪涝长期的恐 相似文献
9.
10.
徐州市域城镇体系的演变及远景规划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徐州市域城镇体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并划分为三个阶段,指出淮海经济区的形成及发展使徐州城市传统职能面临转变,并分析了徐州城镇发展及城镇体系布局的困境所在,提出以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开发促进徐州市域城镇发展、再以徐州市域城镇发展带动整个淮海经济区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运作模式,最后构想了2010年徐州市域城镇体系的四大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