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描绘东京汴河两岸及城郊风貌的风俗画。通过图像分析法,以《清明上河图》为底本,从其城市背景及画面场景入手,基于画面本身展示的城门内外街市景象、汴河两岸景象及城外郊野风光等物理事实和视觉事实,从建筑、附属景观小品设施、招幌、植物、河流和人物活动特征6个方面来解析,从而探寻《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景观特征,并窥探其背后的成因及隐现的"写意山水"的园林特征,以促进人们对北宋时期园林景观发展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环境偏好是游憩者对城市公园环境的一种评价,场所依恋是游憩者与城市公园之间的情感联结,而恢复性评价则是人在城市公园中感知到的心理健康效益。论述了环境偏好、场所依恋及恢复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借鉴自我调节理论,构建了城市公园恢复性评价心理模型,并以福州的9个城市公园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的恢复性评价心理路径有2条,分别是"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的简单影响路径和"环境偏好→场所依赖→场所认同→恢复性评价"的综合复杂影响路径。表明游憩者在城市公园中的恢复性感知是一个渐进式的心理感知过程,尤其是在具有场所依恋情感的环境中,经历了"环境认知评价→情感响应→情绪启动"的心理过程,认清这种复杂的心理路径对今后塑造更具恢复性的城市公园景观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定量分析景观格局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以福州城区为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Fragstats景观指数计算软件,应用SCS模型,探讨景观格局变化与地表径流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91~2016年城区景观逐渐趋于向高破碎度、形状复杂、稳定均衡、连接性差的方向发展。1991~2001、2001~2011、2011~2016年,福州城区地表径流分别增加了10.29、1.84、1.57 mm,表明福州城区景观格局对地表径流的滞留作用逐渐增大。景观格局指数与径流量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斑块密度与径流量呈正相关函数关系,景观形状指数、连接度指数、蔓延度指数与径流量均呈负相关函数关系,其中连接度对径流变化敏感性最强,可通过减少景观密度,增加形状复杂性、连接性和团聚程度来减少城市地表径流。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雨洪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古镇特有的空间布局及构成与其局部环境小气候有着直接的关联。为探究古镇环境小气候与空间特征之关系,以嵩口为例,选取包含嵩口的滨水景观、宗祠庭院、古镇街巷、古厝民居等代表性景观的2条主要游览路径,对路径上不同空间特征景观节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小气候要素进行数据测量与搜集,计算其人体舒适度指数,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探索古镇环境小气候影响的环境物理规律。结果表明:环镇大樟溪对局部环境具有明显降温、增湿作用,溪步道通风情况优于坡面及人工驳岸;建筑遮阴、街巷尺度、朝向、植被与材质运用是影响街巷小气候的空间要素;而空间开敞程度和植被造成的太阳辐射差异对庭院及小广场的小气候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建筑室内空间是城市居民主要的生产生活空间,对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室内植物和窗景是促进健康的关键要素,但鲜有从室内视角揭示室内植物和窗外植物景观对人整体健康效益的影响。基于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两个数据库,遴选2000-2023年针对室内植物和窗外植物对健康影响研究的中英文文献,应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知识网络关系,论述室内外植物景观对健康的影响效应。主要从心理健康、行为认知和生理健康三个方面分析室内外植物促进人体健康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以及室内外植物对健康的影响差异。指出今后研究应拓宽研究群体结构和室内空间多样性研究、重视室内与室外绿色空间的连续性、拓展室内外植物类别与特征研究、积极探索多环境因素和多感官交互对健康的影响研究、构建多模态数据融合模型分析室内外植物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国内城市健康人居环境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