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锚索内锚固段摩阻力分布及扩散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岩石锚索的锚固机理和锚固效果的研究大部分是通过现场试验数据来进行,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岩石预应力锚索锚固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时预应力锚索设计、施工水平的提高和有效开展室内试验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结合工程实践,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岩石锚索内锚固段摩阻力的分布特点及沿径向在岩石中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高强钢丝实体模型,进行不均匀锈蚀对高强钢丝应力集中影响的数值分析。通过改变长宽深三维尺寸的比例达到模拟深窄型和开放性锈蚀坑的效果,探讨长宽深各因素变化对应力集中及应力分布的影响,并横向比较三者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高强钢丝应力集中系数随着锈蚀坑长度的增加而下降,随其宽度的增加而上升,随其深度的增加而上升;锈蚀坑长度因素对高强钢丝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程度最大,深度因素次之,宽度因素最小;对三个因素的影响率进行直线拟合,呈现出高度的线性相关性。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_(1c)这个韧性指标,对评价金属材料的韧性、改进材料的生产工艺制度、研制新的金属材料和安全设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测试金属材料的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_(1c)和延性断裂韧性J积分值时,所用试样都要预制符合试验标准要求的疲劳裂纹。对铝  相似文献   
4.
轮毂作为车辆行驶状况的重要保证,其复杂的形状结构为其尺寸检测带来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对关键特征打点建模的方法对轮毂的主要尺寸进行检测。给出了通过打点建立特征图形的方法,利用面-圆-圆的方法建立坐标系的具体策略,给出轮毂主要尺寸测量和数据分析的步骤,提出解决测量数据误差的方法,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多次试验分析,实现了轮毂宽度、直径、PCD及螺栓孔直径、中心孔直径、偏距、行位误差等主要参数的测量。本文所提出的测量方法简单易行、测量效率高、结果准确,可以提高轮毂在生产过程中的检测效率和精度,对轮毂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数模打点、阵列粘贴、迭代法建立坐标系、改进最小二乘法运算的复杂曲面检测方法。给出了六点迭代法建立复杂曲面检测坐标系的算法步骤,再结合3-2-1法进行了坐标系的创建。提出利用阵列粘贴等方法进行检测点的快速生成并对复杂曲面进行检测,并采用本文给出的改进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本文检测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测量时,测头易发生干涉,同时存在检测项目多、检测效率低等缺点,能有效提高复杂曲面检测的精度并缩短检测时间。通过多次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易于编程,测量迅速,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借助于本文方法可以解决从事检测行业及相关人员在三维检测中的短板,提高检测的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7.
针对工业技术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及电动车轻质合金轮毂机械加工工艺,对装卡位置精度要求高,文章研究一种有效的轮毂装卡位置精准测定方法,以解决当前检测方法,易受人为因素影响、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非接触式轮毂装卡位置精确测定方法,应用CCD工业相机搭建视觉检测系统,运用双特征位置精确测定方法,提取相机摄入图像中轮毂气门孔和中心孔的两处主要特征,通过对双特征数据的分析与计算确定轮毂位置精度误差,并根据计算数据输出装卡位置误差,应用分段位移、逐渐次定位的方式进行反馈补偿;通过实验测量表明,在系统的测量参量值中,角度标准差为0.0226°,测量不确定度为0.0036°,测量精度理想,平均检测时间为0.29 s,检测时效性良好,能够满足轮毂自动化加工位置检测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环向预应力钢绞线(Circumferential Pestressed Steel Strand,简称CPSS)加固能显著改善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可应用于桥梁墩柱等竖向构件加固工程。为研究环向预应力约束机理,本文建立CPSS约束混凝土柱弹塑性模型,分析钢绞线间距及预应力水平对约束柱轴压性能的影响,得到了约束柱的破坏形态和极限荷载,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钢绞线间距减小能显著提高约束柱承载能力,大幅改善约束柱变形性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约束柱破坏形态,由局部压溃发展为整体压溃;预应力水平的增大对约束柱变形性能的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AHP层次分析方法的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点是: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浇注振捣和搅拌质量控制。同时,对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三种方案进行对比,认为在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中,应适当加大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工作性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