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各个产业的发展,因此对资源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大。我国石油化工产业也得到了突出的发展,石油化工工程也越来越多,在施工的过程中管道安全施工也呈现出很多的问题,例如,管道质量不符合要求、焊接流程与焊接质量不达标、阀门安全不符合标准以及防腐工作不到位等。严重的影响了整个石油化工工程的施工质量并给后期的运行使用留下安全隐患。所以,相关部门应根据相关施工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此来提升石油化工工程中工艺管道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乙醇制备乙烯、C4~7的烷烃和烷基苯等基本化学品是补充或替代化石能源的一条有效途径。本工作研究了ZSM-5作为催化剂,在固定床管式反应器中将乙醇转化为气相轻烃和液相混合烃过程,考察了反应温度、质量空速和反应压力对液相烃收率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对催化剂使用寿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反应温度390℃,质量空速(WHSV)7.10 h-1和反应压力2.50 MPa的条件下,乙醇转化为气相轻烃、液相烃和水的收率分别是38.40%、22.60%和39%;气相轻烃的主要成分是乙烯,含量92.30%,液相混合烃由20.74%的C4~7的烷烃,72.09%的C7~11的烷基芳烃和4.99%的C11~14的烷基萘组成。在8 h的连续反应中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以苦荞黄酮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吸附,研究其在大孔树脂DM-2上的吸附特性。使用一级和二级动力学模型模拟了树脂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得出该吸附过程更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内扩散模型的研究证明了吸附的控制步骤是内扩散步骤。对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特性,则采用了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能更好的拟合该过程。由Van't Hoff方程得到的热力学参数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反应。通过该试验得到的结果对苦荞黄酮的进一步纯化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用直流腐蚀的方法,在HF溶液中用p型单晶硅[p-Si(100)]制备了单孔φ3 μm×2 μm、总孔容积0.0224 mm3的多孔硅母模。用浸入置换的方法在多孔硅上沉积了Ag、Au、Pd、Pt的催化晶粒层。用化学镀的方法在多孔硅母模上沉积了一层厚约15 μm的Ni镀层,然后用电镀的方法增厚至200 μm,并从多孔硅上超声剥离,得到镍阳模。形貌显示,催化晶粒层只在多孔硅的棱边上沉积,不在孔洞中生长,多孔硅在保持多孔形状的同时,负载了一层贵金属催化剂,可以用来制备集成催化功能的微反应器。镍阳模与多孔硅的结合面是一层带环隙的岛状颗粒,可以用作微换热器。用此方法可以用简单、价廉的工艺制备适用性较广的热集成的贵金属催化微反应器元件。  相似文献   
6.
以ZSM-5,H-ZSM-5,Zn-ZSM-5为催化剂,在280~450℃范围内,乙醇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转化为气相烃、液相烃和水。液相烃经GC-MS检测,主要成分是C5~9烯烃、C4~7烷烃和C6~11芳烃。实验结果表明,ZSM-5催化剂上,温度为425℃时,苯和甲苯选择性最大,分别为5.94%和24.81%;温度为450℃时,二甲苯选择性最大,为33.21%。Zn-ZSM-5催化剂上,温度为380℃时,苯和二甲苯选择性最大,分别为5.99%和37.89%;温度为450℃时,甲苯选择性最大,为24.45%。H-ZSM-5催化剂上,温度为380℃时,苯和甲苯选择性最大,分别为7.08%和27.60%;温度为450℃时,二甲苯选择性最大,为30.23%。硅铝比和反应温度对液相烃收率有显著影响,反应温度一定时,随硅铝比的增大,液相烃收率减小;硅铝比一定时,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液相烃收率先增大后减小。硅铝比为25时,ZSM-5和Zn-ZSM-5催化剂上,320℃下液相烃收率最大,分别为17.7%和13.8%;H-ZSM-5催化剂上,380℃下液相烃收率最大,为16.3%。  相似文献   
7.
偏二甲肼及其降解副产物有剧毒,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需要经过严格处理方可排放。使用一台微型固定床反应器,将O2作为氧化剂,用CuO/Al2O3作为催化剂对偏二甲肼废水进行降解处理,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废液进料速率、O2进气速率、反应温度和催化剂上 Cu 负载量对偏二甲肼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偏二甲肼转化率可以达到99.99%。  相似文献   
8.
针对液化气碱液脱硫工艺中碱液中乳化的二硫化物脱除的问题,以石脑油为萃取剂,以二甲基二硫醚为模拟二硫化物,采用静态萃取的方法对碱液中的二硫化物进行脱除。考察石脑油萃取碱液中二硫化物的可行性及石脑油与二甲基二硫醚碱液的体积比、萃取次数、NaOH含量、石脑油循环使用次数和碱液中二甲基二硫醚的含量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碱液中二甲基二硫醚含量(w)为0.25%~1.00%时,石脑油为萃取剂可将二硫化物萃取完全;适宜的萃取条件为:V(石脑油):V(碱液)=1∶1、NaOH含量(w)为7%~15%、萃取1次,在此条件下,萃余物中二甲基二硫醚含量(w)可降至11.23×10-6以下;石脑油只适宜使用1次。  相似文献   
9.
在内径F 30 mm的填料塔内,对q网环等4种小型高效精密填料的流体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推导出了适用于直径1.5~10 mm和比表面积大于2000 m2/m3的小型填料的压降计算公式和持液量计算公式,对实验值和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计算出平均相对误差为6%. 与大型散装填料相比,小型填料具有更低的压降和更小的持液量,具有良好的流体力学性能,更适于精细化工品的分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