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5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8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平旋喷预支护技术在铁路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水平旋喷在沙哈拉峁隧道中的首次应用实例,详细阐述了水平旋喷预支护技术的工艺参数,施工过程及加固效果,并对旋喷所用工时及材料消耗作出统计,结果表明该技术在软弱砂层隧道预支护应用中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3.
低渗透性多孔介质渗透注浆过程中存在渗滤效应,造成浆液颗粒浓度和黏度空间分布不均,严重影响注浆效果。通过一维可视化注浆试验,研究渗滤效应的发生条件及影响因素,得到考虑水灰比影响的黏度衰减率空间分布表达式,并推导出考虑黏度空间衰减的宾汉姆流体柱形渗透注浆理论公式,基于计算机编程技术,依托Comsol Multiphysics平台,二次开发得到该理论公式的二维数值模拟程序,在此基础上开展不同注浆压力和水灰比条件下的仿真分析和模型试验,对比验证该理论机制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渗滤效应发生时,浆液颗粒浓度和黏度沿渗流路径明显下降,采用考虑黏度空间衰减效应的宾汉姆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扩散公式得到的扩散半径、渗透压力等更接近实测值。因而更好地说明渗滤效应导致的黏度空间衰减不可忽略,采用新的理论公式更能反映宾汉姆流体在低渗透性地层中发生渗滤效应时的扩散规律。该研究成果可为低渗透性地层注浆设计及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铁路隧道初期支护极限位移的意义及确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阐述了隧道支护系统极限位移的意义,系统地介绍了初期支护极限位移的确定方法。采用连续体模型,按铁路隧道衬砌标准设计采用的断面形式和材料参数,对各级围岩中不同埋深条件下铁路隧道初期支护极限位移进行计算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处理,与允许位移进行比较,单、双线断面相对位移分开,拱顶下沉、拱脚水平位移和墙脚水平位移设不同判据,采用修订前规范所列的埋深档次,确定档次范围值,最后综合确定出一套适于当今铁路隧道位移判别的极限位移数据。  相似文献   
5.
乌鞘岭隧道F4断层区段监控量测综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乌鞘岭隧道是兰新线重点控制工程,是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该隧道穿越4条区域性大断层,地质及地应力条件十分复杂,围岩软弱破碎,变形大。针对复杂应力条件下的软岩大变形隧道特点,在F4断层区段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系统、全面、长期的监控量测指导设计施工,以实测的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锚杆轴力、初期支护围岩压力、初期支护钢架应力、初期支护混凝土应力、二次衬砌接触压力、二次衬砌混凝土应力数据为依托,进行实测数据与施工工序的关系、围岩压力与位移的关系、量测项目稳定值的预测、多量测项目发展趋势相互关系规律、位移的纵向分布规律、荷载侧压力系数、二次衬砌分担围岩压力比例、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等多项综合分析,及时将处理信息反馈给施工,对开挖后的结构稳定性作出分析判断及采取相应措施。实践证明效果可靠,围岩稳定,结构完好,为保证该区段顺利贯通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当前面临的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粘稠液体传热系数很低这一现象,开发了MC新型强化传热扰动元件。该元件以圆环作为基本扰动部件,在一个横截面上将若干个小圆环以不同方式组合成一个单元,形成圆弧网格型或球网格型.圆环与管子内壁紧密接触,单元节距可以改变构成不同线密度。以1%CMC水溶液作为粘性介质对节距为24、40、60、80、160及400~40 mm变密度六种元件进行实验研究。在Ae<100,Pr数为5~1300m范围内,管内传热膜系数较光管增加4~6倍,摩擦因子为光管的10~20倍。因此可以认为MC型元件是一种低阻高效的传热强化元件。并从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对强化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大范围海气相互作用,在特写下垫面影响下形成区域洪水。通过大范围海温异常特征和不同区域海温特征与嫩江洪水关系的分析,表明副热带高压的活动与太平洋热状况有密切的联系,提示了下垫面能量的储存对长期洪水变化的主要作用。利用前期太平洋关键区稳定的海温指标作嫩江长期洪水预报,找到了一条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中低速数字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中的采用四进制时频编码分集技术的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和理论性能。并给出了在对流层散射信道模拟器上测试的性能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铁路隧道为背景,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并结合部分现场监测资料,对软弱围岩隧道台阶法施工过程中隧道拱脚变形特征、上台阶基底围岩失稳形态及拱脚稳定性控制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拱脚沉降和水平收敛均表现突出,在实际工程中,拱脚变形控制是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的关键之一。(2)拱脚部位围岩屈服程度相对较高是该处施工变形显著的根本原因。在台阶法施工过程中,基底围岩的破坏形式随台阶高度的增加由拱脚局部失稳逐渐向基底整体剪切失稳过渡。(3)从对隧道拱脚及洞周变形控制效果出发,IV级围岩可采用长台阶法施工,V级围岩宜采用短台阶法施工,而VI级围岩应采用微台阶法施工。(4)从不同台阶高度条件下极限位移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对于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在确保掌子面稳定的前提条件下,适当增加台阶高度有利于围岩的稳定。(5)扩大拱脚和临时仰拱2种工法对控制拱脚及洞周变形均有明显的效果。扩大拱脚技术适用于拱部沉降显著的工程,而临时仰拱技术则更适用于水平收敛显著的区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