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亚运工程之一——广州从化温泉养生谷流溪广场景观工程首次应用了球面棱锥式玻璃幕墙结构.结合工程实际,从设计理念、幕墙造型、节点设计和幕墙安装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球面棱锥式玻璃幕墙在设计和施工中的创新点和技术难点.三维活动节点使球面棱锥式玻璃幕墙具有三维变形的特点,使球面棱锥式玻璃幕墙变形和球面网壳主体结构变形相协调,有效消除了主体结构变形引起的附加内力和变形,使幕墙结构处在简单的受力状态,延长了玻璃幕墙使用寿命和防水维修周期.  相似文献   
2.
1 概况 炉顶摄像仪采用安装在炉顶密封罩上的专用摄像机获取炉内影像,在高炉主控室监视器在线显示整个料面及煤气流的分布图像。其组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摄像装置,监视器,监视专用录像机等。济钢一铁厂于2001年5月在6号高炉安装了第一台炉顶摄像仪,4号高炉(350m~3)于2002年4月7  相似文献   
3.
济钢高炉大面积应用铸钢冷却壁的炉内操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铸钢冷却壁的应用情况 为了进一步探索高炉长寿的新途径,济钢与钢铁研究总院合作,开发了铸钢冷却壁技术。目前济钢第一炼铁厂6座350m~3高炉都安装了铸钢冷却壁,安装部位主要集中在热负荷较高、冷却壁容易破损的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共290块(见表1),成为中型高炉  相似文献   
4.
淤泥和淤泥质土属于软土,其含水量高,内摩擦角小,粘聚力低,抗剪强度差,不利于冲孔灌注桩的施工。对于软土层来说,塌孔和缩径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本文结合东方电气出海口联合基地厂房(二)工程中小直径超长冲孔灌注桩的施工,运用土力学基本原理,分析了影响孔壁稳定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泥浆的合理比重,为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且通过控制技术参数,选用合理桩锤,采用小冲程、大泥浆比重,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等技术措施,在超厚软土层中施工小直径超长冲孔灌注桩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李传辉  安铭 《钢铁》2007,42(12):16-19
为进一步降低高炉原料成本,缓解烧结矿资源紧缺的矛盾,济钢1号1 750 m3高炉针对自身工艺及装备条件,开发出小粒度烧结矿(3~5 mm)入炉技术.应用实践表明,高炉状况良好,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有所改善,同时为稳定操作炉型和保护炉体冷却设备创造了优良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济钢1 750 m3高炉薄壁炉衬操作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济钢1750m^3高炉采用砖壁合一的薄壁内衬结构。针对薄壁内衬高炉的技术特点,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重视上下部调剂、优化布料矩阵、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完善冷却体系管理、控制合理操作炉型、狠抓设备点检等措施,高炉各项技术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地震信号可变分辨率匹配追踪频谱成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辉  张繁昌 《石油物探》2012,51(3):213-218,209
基于传统的Morlet时频原子库的匹配追踪时频表征方法存在时频分辨率不可调的缺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通过引入分辨率调节参数,使Morlet小波的时频分辨率灵活可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变分辨率的匹配追踪时频表征方法,实现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分别可调的目的。在薄层频谱成像中,利用可变分辨率匹配追踪时频表征方法来提高匹配追踪时频分布的时间分辨率,可以有效避免复杂地质背景的干扰,实现薄储层的清晰成像。  相似文献   
8.
针对济钢2#1750m3高炉炉缸侧壁G1和E1点温度上升的情况,采取了风口喂入含钛包芯线护炉措施,E1点温度从801℃下降到522℃,但G1点温度下降不明显。对喂线期间高炉操作参数的分析表明,喂线促进了炉缸的均匀,对高炉操作影响不大,为解决炉缸局部区域侵蚀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但需要对喂线部位加强冷却。  相似文献   
9.
常用的地震相分析方法有随机模拟、神经网络、聚类算法和深度学习等。随机模拟结果易受随机模型影响,而且在地质结构复杂地区难以准确划分地震相。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具有较强的容错性和泛化能力,但需要海量训练样本数据,同时训练网络的计算量巨大。K均值聚类、C模糊聚类等经典聚类算法在简单数据集上均获得了理想的聚类结果,但对于非凸数据集并不能实现全局最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地震数据倒谱特征参数的谱聚类地震相分析方法。该方法以地震倒谱特征参数为谱聚类的输入变量,然后通过井标定,建立地震相与地质体间的对应关系。以图论为基础的谱聚类方法将数据的聚类转化为图的分割问题,通过图的最优分割实现数据的精确聚类。通过优化相似度矩阵计算方法,构建稀疏相似度矩阵,可以解决矩阵维度过大引起的存储和计算量大的问题,使谱聚类更适用于划分三维空间地震相。地震倒谱特征参数一方面能减少数据的维数,降低计算复杂度;另一方面能消除波形的影响,提高划分精度。模型试验和实际数据应用表明,与地震瞬时振幅、多地震属性地震相划分结果相比,所提方法划分的地震相带与古地貌吻合更好,边界更清晰,可解释性也更好,可为油气勘探和油藏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弯线地震勘探的技术基础及其重要采集参数的选取原则,以河东煤田中南部弯线地震勘探为例,研究了弯线地震勘探多方法联合设计技术及在采集中所采用的重要技术措施,并结合原始单炮记录和时间剖面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